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再创新高。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和产量均比去年有所增长,玉米产量达到5776.8亿斤,比上年增长4.2%,增粮贡献突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表示,今年玉米的增产丰收在预期之内。玉米增粮贡献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玉米丰收增产得益于哪些工作的开展?来年的目标是什么?新京报记者对话李少昆,聊聊今年玉米增产的经验和启发。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受访者供图

 

玉米增粮贡献突出,丰收在预期之内

 

新京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比上年增长2.7%,玉米每亩产量比上年增长1.5%,玉米产量增长4.2%。从专家的角度出发,你如何看待这组数据?

 

李少昆:今年玉米产量增加可以说是在预期之内的。从这组数据上看,玉米产量增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全国大部分的种植省市的玉米增产,另一方面是,玉米的高产在今年有大幅度突破。比如在新疆地区,玉米百亩、万亩、十万亩以及冷凉区的单产纪录,都在今年完成重要突破。

 

放眼玉米主产区东北,通辽继续刷新主产区玉米高产纪录,比如在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南珠日和嘎查,玉米5亩小面积的亩产可达到1439.40公斤,这些小面积的高产,也是玉米增产的重要内容组成。

 

新京报:今年可以说是“玉米丰收年”吗?全国范围内看,哪些区域对玉米丰收的贡献比较大?

 

李少昆:完全可以说今年是“玉米丰收年”。

 

从全国范围上看,几大产区的玉米丰收明显。在新疆伊犁州,刷新了玉米百亩田、千亩田、万亩田的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在主产区东北,黑龙江、通辽、巴彦卓尔等地,都有玉米亩产量的突破。在黄淮地区,玉米产量今年也是最好的年份。

 

玉米生产受重视,气候影响利大于弊

 

新京报:我们知道,在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曾五次提到“玉米”,指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可见国家层面对于玉米种植的重视。为何玉米单产提升会受到重视?

 

李少昆:今年对于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视,可以说是历史从未有过的,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工程是中央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的重要内容。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拿一组2018至202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玉米平均单产为416.7公斤/亩,美国为719.6公斤/亩,我国玉米单产相当于美国的57.9%。在中国,玉米的高产纪录为1663.25公斤/亩,而世界的玉米最高单产纪录超过了2500公斤/亩,由此可见,我国玉米高产的潜力巨大,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京报: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和自治区,印发关于《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推进大面积提升我国玉米单产水平、进一步增强玉米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提出要求,这样的重视之下,对玉米增产有哪些帮助?

 

李少昆:可以感受到的是,今年关于粮食生产的项目补贴都增强了,到全国各个省市县去,会有一些责任田,这些制度都让各地对于玉米生产十分重视。另外,我们的科技投入、项目投入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在科技的推广上也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不管是我们做科研,还是种植户,方方面面都很受重视,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新京报:如果说政策方面的支持,给了全国玉米生产吃了一记定心丸,那么,玉米生产如此“给力”的原因还有哪些?

 

李少昆:气候条件,也是今年玉米生产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在玉米生产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从总体上看是影响较小的,总体来说,气候条件对于今年的玉米生产利大于弊。

 

比如,在今年早春阶段,整个北方玉米产区都面临着低温的问题,延缓了玉米的生长,玉米生长普遍要晚3到5天。但是,后期天气回暖,温度赶上来了,也就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积温达到了,玉米生长被前期推迟的部分周期,又恢复正常生长周期了。从整体上看,前期的低温条件,恰好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有利于玉米“蹲苗”了,帮助玉米根茎长得更粗壮些,如果玉米在前期长得太细长,后期容易出现易倒伏的情况。

 

再来,玉米生产在6、7月份的时候,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地区出现了干旱情况,后期黑龙江、河北等地出现了涝害,这些气候的波动都给区域玉米生产带来了一些影响,但这些都是一些局部影响,可能导致了一些玉米单产的下降。

 

然而玉米生产需要看整体,今年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霜来得晚,保证了全国大部分区域玉米的生产期长,玉米生长后期阶段灌浆充分,这就保证了玉米颗粒饱满,粒重更重,自然提升了玉米的单产水平。另外,全国各地的雨水都能比较配合玉米的生长周期需要,所以我们说,今年的玉米丰收,气候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

 

科技的提升和推广是有效增粮的关键

 

新京报:气候因素往往不可控,在今年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需要做哪些工作?有哪些方面是需要人为去付出努力的?

 

李少昆: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挖掘出玉米在其中的潜力,针对历年来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出应对方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就是应对玉米生产面临挑战下提出的解决思路,而在多年的实践和今年玉米丰收的数据上看,这项技术是有实践意义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方面也是这样。作为研究员,科学育种,为的是提升种质资源的品质,培育市场需要的优质品种,而研究种植技术、研发新的种植模式,为的是帮助种植户更好完成种植工作、粮食生产,是需要从政策、科研到实践等多流程的合力。

 

新京报:请介绍一下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其有效性体现在哪里?

 

李少昆: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以增密种植为增产核心,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条件,在玉米生长的全过程按需、分次、定向地供给水肥,为有效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这个系统中,集成有土地精细耕整技术、种子精准包衣技术、导航单粒精播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化控与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机械精准收获技术“六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综合施策解决玉米密植出现的“倒伏、空秆、早衰、抗性减弱”等突出问题,在我国西北、东北、黄淮海等主产区,已经连续刷新区域高产纪录和大面积生产的单产纪录。

 

比如新疆玉米产区,万亩田位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阔洪奇乡玉尔坦村,种植面积为11260亩,今年产量为1300.67公斤/亩。还有位于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库勒拜镇萨尔塔克台村的冷凉区玉米高产田,全年有效积温2400℃左右,今年玉米产量为1230.29公斤/亩。这些高产田均采用了我们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这项技术走过二十年,成效是经得起考验的。

 

新京报:今年的玉米丰收印证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作用,也为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那么关于今年玉米增粮贡献突出,有哪些可以总结的经验吗?对来年的玉米生产有什么启发?

 

李少昆:今年的玉米丰收就是最好的证明,证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科技的提升和推广是有效增产的一大关键。在天气方面,未来是不可预见的,但技术是能帮助我们朝有效有利的方向继续努力的。

 

在接下来的玉米生产中,我们也建议加大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实施,在更大的种植面积上来实施这项工程,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让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有一个更好的融合应用。增大这项技术的推广面积,让这项技术更好地解决玉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