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打造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创建一批优质示范特色高中、培养一批“特优中学生”……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好上学、上好学,近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了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每个旗县区至少打造优质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2025年,全市要创建15所自治区级示范高中。


在校园建设方面,呼和浩特要在2024年底前,实现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全部达标,实现“同频互动”示范课堂“全开放”。还要重点建设9所“未来教育”试点校,优化“智慧教育”平台,完善“AI教育大数据中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用数据和信息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针对学生培养,呼和浩特将优化优秀运动员招生政策,促进优势体育项目梯队建设,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引进体育、艺术类高等院校与呼和浩特合作办学,探索体育、艺术类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扩大普通高中“英才计划”招生规模,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


还要引进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C9联盟高校毕业生,给予50万元安家费。引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给予30万元安家费。引进本硕就读院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公费师范毕业生,给予20万元安家费。引进其他符合《呼和浩特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暂行办法》规定的人才,给予10万元安家费。


针对教育队伍培养,呼和浩特表示要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校长、教师、教研员队伍,建设25个“名校(园)长”研修共同体、组建300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同时,建立教研员全员专业研修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确保教研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聘请全国一流的资深命题专家或具有学科影响力的一线名师助力教学指导、命题研究、资源推送。


此外,还要完善一套“有机更新”的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校长考核末位淘汰机制,连续两年学校考核末位或未完成当年确定的重点教育工作任务的校长,调离校长岗位。建立教师和教研员任职“旋转门”制度,打通教师和教研员职业流动通道,教研员相关保障参照教师执行。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