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2023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借COP28的气候东风,梳理一年来全国的绿色发展成效,总结我们之于气候变化的最新发现和认识,鼓励全国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气候应对及适应行动。


在以“绿色先锋企业如何把握时代机遇”为核心话题的圆桌论坛上,美锦能源董事、美锦氢能科技董事长姚锦丽表示,人类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去碳加氢的过程,能源应用的演进也是如此。


据姚锦丽介绍,美锦作为传统能源企业,自2017年起发展氢能,定位为双碳目标的积极践行者、能源革命的优秀排头兵、能源转型的勇敢探路者、氢能产业的时代先行者。公司目前年产氢气可供200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使用,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成为了公司自身、公司价值链降碳的重要路径。


商用车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良好突破口


姚锦丽表示,美锦深耕于煤炭、焦炭、化工,2017年发展氢能,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将氢能作为重要的抓手进行探索和实践,企业定位为双碳目标的积极践行者、能源革命的优秀排头兵、能源转型的勇敢探路者、氢能产业的时代先行者。


据姚锦丽介绍,美锦从传统的煤炭炼焦过程中可以提取出氢气,目前每年可生产氢气两万吨,从制氢端可实现降碳30万吨。公司所产氢气可供应200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使用。


“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是交通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而商用车碳排放量约占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的60%以上,可以说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交通领域尤其是商用车车型的降碳责任重大,同时也是实现碳中和很好的突破口。”姚锦丽表示,公司已开展燃料电池温室气体排放方法学研究工作,一旦标准设立,公司运输环节的降碳可实现直接量化,每台氢燃料电池重卡每年降碳能达到120吨。公司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在商用车领域进行降碳,将可取得明显效果,实现企业自身并带动传统能源行业降碳。


据姚锦丽介绍,今年是美锦能源发展氢能的第6年,公司目前已完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产业链;中游搭建了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推进七大区域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推广,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云贵川。探索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打造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美锦在煤炭、焦炭、化工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节能降碳工作,同时结合自身发展氢能的优势,在上下游运输环节推动氢燃料电池车辆替换。目前,公司体系内共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1200台,是全国实际商业化运营的最大规模。该举措也帮助美锦能源累计减少约410万升燃油的使用,减少碳排放约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与此同时,公司发挥氢能产业链“链主”带动作用,引领上下游开展绿色物流运输共同降碳。


能源转型最终将走向去碳加氢 


我国去年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有专家认为,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体系占比将达到约10%。


“人类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去碳加氢的过程,能源应用的演进也是如此。”姚锦丽表示,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再生的二次能源,不仅是一种能源载体,也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介质,可以与传统能源以及风、光等新能源进行耦合协同发展。技术创新是美锦勇攀高峰实现低碳转型的动力,美锦作为传统能源企业,从自身出发,先行先试,聘请叶思宇院士与张久俊院士两位业界领军人物为美锦能源首席科学家,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带动氢能整体产业链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尤其是希望能实现卡脖子问题的攻关、实现国产材料替代等。


姚锦丽表示,从传统的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到如今的新能源+氢能源,社会最终将就去碳加氢达成共识,她呼吁行业同仁在氢能源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氢能产业数据价值,要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化、一体化运营,推动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全要素运行效率和全场景决策质量提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