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牟州医院(原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摄

一个并不存在的病区,却有445人次的住院信息,疑似患者名单中还有涉事医院的领导。近日,一则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牟州医院被指“涉嫌虚设病区,捏造住院病历”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设置一个并不存在的病区,再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办理虚假住院,成了这家医院套取国家医保基金的手段之一。对此,当地回应称,查实涉事医院套取医保基金共计614.02万元。

近年来,一些医院通过各种手段造假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就曾曝光10起医院骗保、违规典型案件,以期起到警示作用。

此次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医院的造假过程显然有点“粗糙”,也太过明目张胆,可以说几乎没有丝毫“技术含量”。而与之相比,之前的那些骗保案件的过程和手段已算是稍显“隐蔽”了。

从报道内容看,涉案医院所谓的“妇产科二病区”并不存在。且记者梳理一份患者表格时发现,这份表格中的住院患者包含医院院长袁某、副院长张某、妇产科主任李某等多位医院人员。其中袁院长住院8次、张某住院6次、李某住院4次。

更奇葩的是,这份患者表格显示,在2015年的一次住院记录中,张某既是患者,又是自己的管床医生,如此低劣的造假手段,让人看起来哭笑不得。诚如不少网友说的那样,如果表格内容属实,那“属实有点侮辱智商”。

这样“粗糙”和明目张胆的造假手段,不由让人想起了那句老梗——“看着都觉得脸红”。不过,情绪归情绪,这时候,还是应该问一句:到底是谁给了他们这么足的“勇气”来明目张胆地造假,让他们“一点都不避着人”?

更要追问的是,这样的情况,地方相关监管部门在审批相关事宜的过程中,又是如何让这类造假“层层过审”的?按理说,涉事地方的监管部门理应对所管辖医院的情况更为熟悉,尤其是涉及虚设病区、院长和副院长多次住院造假等事宜,理应更为敏感才是。

毕竟,一个医院就那么大,医院的领导就那么多。如果医院突然多了一个未经审批就设立的“病区”,医院领导班子更是在几年内屡次“生病住院”,这其实都是不难发现的漏洞。更别说“副院长既是患者,又是自己的管床医生”这种拙劣伎俩了。

按照当地有关方面对媒体的回应,已对涉事医院做出处罚,对相关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也已移交警方调查。接下来,相信随着办案机关的深入调查,相信能够得出一个更为明确的结论。而舆论也期待,当地能够举一反三,加大对骗保等相关事件的整治力度,持续维护医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撰稿/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迟道华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