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全面开诊,急诊医技楼正式启用。二期开诊后,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总床位数达到1050张,消化内镜中心诊疗服务能力将提升至目前的三倍,急诊科、血液净化中心扩增床位。

 

通州院区总床位达1050张

 

2019年12月27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建设项目正式开工。2021年12月23日,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今年9月竣工验收,12月22日全面开诊运行。

 

通州院区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包括急诊医技楼等功能用房及配套设施用房。开诊运行后,通州院区总床位数达到1050张,急诊、内镜中心、透析中心搬至急诊医技楼,放射检查等相应配套设施更加齐全,医疗环境和诊疗秩序更加优化。

 

二期开诊当日也是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五周年。据介绍,自2018年12月开诊以来,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医疗服务总量逐年递增,门急诊总量超过458.9万人次,出院患者12.9万人次,完成手术量4.5万余例。

 

该院优势学科消化中心床位使用率常年维持在102.5%,完成内镜诊疗近6万台。泌尿中心诊疗范围涵盖了各个亚专业方向,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服务辐射全国。肝移植中心和肾移植专业整体迁移到通州院区,5年来救治了1100多名患者,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日间病房包含9个专业、1151个病种、194种术式。

 

新冠疫情期间,通州院区建立了北京市首批医疗机构核酸检测临床实验室,建成启用了通州区面积最大的感染楼。


12月22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全面开诊,急诊患者就诊。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消化内镜中心诊疗服务能力提升至目前的三倍

 

随着二期的开诊运行,通州院区消化内镜中心整体搬至新启用的急诊医技楼三层。消化内镜中心面积扩大至2000平方米,设置有12操作间、13个操作台,预计诊疗服务能力将提升至目前的三倍。同时,中心新增包括消化内镜、超声内镜、胆道镜等多套先进的仪器设备,提供更全面、更先进的医疗服务。

 

北京友谊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急诊科之一。随着二期开诊,急诊科整体搬至新启用的急诊医技楼,急诊科面积扩大至5000平方米,床位数增加近一倍,患者就诊和职工休息的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新区域扩大了急诊外科和创伤外科的接诊空间,超声、CT、检验等辅助检查均在急诊一层完成,不出急诊就能完成基本的检查、抢救和治疗;收费、取药窗口也集中在一层,患者就诊更加便捷。

 

北京友谊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国兴介绍,病区搬到二期后,将成为通州地区接诊能力最大的急诊科。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消化内镜中心整体搬至新启用的急诊医技楼三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最大血液净化中心扩增床位

 

作为北京规模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8年12月落地通州以来,已累计为591位患者提供血液透析64000多次。二期全面开诊后,血液净化中心将搬至急诊医技楼二层,将于近期正式启用。

 

新启用的血液净化中心床位数将扩增至56张,空间布局也从之前的四间隔断式透析间改为整体开放式空间,便于透析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机器相关参数,进一步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未来,通州院区血液净化中心将继续不断开展新技术,推广血浆吸附、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蛋白A吸附等非肾脏疾病血液净化治疗,为各类免疫性神经炎、风湿免疫性疾病、急性肝衰竭、肾移植排异等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同时,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诊疗中心和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也将于近期开诊,为患者提供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深静脉置管建立以及透析通路狭窄和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取栓、超声介入等治疗。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机器人等进入病房

 

在二期急诊留观室和国际医疗中心病房内,伴随着提示音,病区护士站旁的大屏幕和护士工作电脑上同步显示出某个病房或病床患者输液治疗即将结束。此时,输液袋还剩5毫升药液就将排空,护士只要按照屏幕显示的病床号前往,即可准时为患者进行输液的换药或拔针操作。

 

以往住院患者在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通常是由护士估算时间,或者患者呼叫。为了进一步提升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医院引入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输液过程的全流程监控,护士可以实时查看输液患者的输液余量、滴速和剩余时间等信息。当输液即将完成或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发出智能报警,提醒护士及时处理。

 

目前,智能输液监控系统正在通州院区七个病区试点启用,通州院区二期开诊后,该设备将在急诊留观区、国际医疗中心病房等区域投入使用,未来也将逐步扩展至服务全院各病区,进一步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据了解,通州院区二期工程开发、引入了多款智能技术和设备。

 

健康手环也是医院通州二期信息化建设亮点项目之一。该手环主要针对住院患者,患者到达病区后,身份信息与手环进行绑定操作,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应用,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体征,包括心率监测、行动轨迹定位和危险区域提示等。该手环具备24小时健康体征监测和一键求助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迅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目前,健康手环智能设备正在进行调试工作,未来计划在通州二期国际医疗中心病区投入使用。

 

机器人也成为医院内的得力助手。基于5G技术的病房智能机器人可以为患者提供住院区域和病房设施的介绍,协助护士进行体温采集、自助点餐和配餐等工作。病房配送机器人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自主进行物品配送,为患者提供送药、送餐等服务。这些智能机器人设备部分正在进行最终调试,部分已在通州院区一期病房中试点。通州二期开诊后,将逐步投放在二期病房中。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