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师课堂”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在线交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打造微课程社区让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这是北京中小学校园内不同的“智慧”场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北京市大中小学纷纷敞开“怀抱”,积极开展信息化创新应用,运用新技术围绕教学模式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管理与服务等领域,开展创新示范研究。


与此同时,北京市教委不断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创新和校园治理水平,全面优化数字化育人环境。今年3月,《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达标率85%,遴选100所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2023年4月,《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正式发布。今年11月,首批2023年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名单公布,41所学校入选。近日,北京市教委还印发《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市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每所示范校提供补助资金50万元,支持示范校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和教育数字化转型。


各个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王琦介绍,学校创建了以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的“开放、共享、共生、共创”的智慧校园系统。以科学课为例,学校在教学楼道里不同区域打造了相应的学习微社区,通过场景化的设计,调动学生信息交互应用和知识建构能力。学生线上领取任务、学校提供学习资源、学生上传学习成果并形成主题式学习资源库,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昌平区城北小学教育集团城南中心小学更关注“课堂数据应用”,通过双师课堂结合多样态智能终端,展现学校数据赋能教学的探索。比如,借助“双师+互动反馈器”可以实时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困惑点,动态调整教学进度;“双师+智笔”的语文课堂则通过智笔回溯学生书写过程,了解学生在文字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史家教育集团设计开发了“博悟研学数字课程”,师生可以借助校园智能交互屏幕,实现“云游”博物馆,近距离欣赏数字文物。北京市第二中学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程体系,比如,语文课上,学生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让机器生成不同风格的古诗文,进而与学生创作的诗文做比较;在物理课上,学生利用智能互动屏幕,模拟没有任何阻力下的自由落体运动,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


一图揭秘智慧校园的不同场景。 新京报制图/许骁


■关注


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也存在产出效果和效益不够理想的情况。有哪些问题亟待关注解决?未来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技术赋能教育还需在哪些方向发力?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向新京报记者分享观点,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重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让技术赋能于人


“早些年,我们认为‘智慧校园’是建设学校信息基础设施,用智慧化的方式支持和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最终服务于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总目标的实现。但当下应追问的是,智慧化的信息技术是辅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还是助力教育教学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进宝说道。他认为,未来更应推进“智慧教育”的变革,真正让技术赋能于人。


张进宝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目的是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最好、最适合的成长发展。在这样的目标下,如何实现中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张进宝指出,目前教育技术学中,学习分析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都在探索这一问题,但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不仅是技术的问题,还需要对整个教育生态进行分析推演。“如果硬件很难突破,这时就要改变评价体系,损失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核,让能力、素养在测评中体现。”


重构教育教学模式是张进宝对未来“智慧校园”的主张。张进宝希望不能把这种改革单独交给学校,要有行政的力量去推动,“在基础设施上,看人需要什么,最终让智慧校园的发展赋能于人,实现‘智慧教育’的理念”。


多平台互不开放互不融通,建议建立教育数据中台


“目前的智慧校园在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上做得不够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注意到,学校各种应用特别多,但是这些应用互相不开放数据接口,不能互通互联,就导致多元异构数据的汇聚和使用成为很大的问题。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指出,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单一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明确,更为简便,也更为安全,多功能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功能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也容易出现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从技术层面上讲,各个数据化平台后台数据打通与整合并不是难题,只是人为因素较多,往往出于“数据安全”与“研发专利保护”的考虑,人们并不愿意数字化系统过于开放,需要保持一定的封闭性和独立性。


“这就需要区县级教育机构或者是学校来建立教育数据中台。互相不开放没关系,但是要把数据接口打开,汇聚到数据中台里面,汇聚之后,中台进行关联分析。”武法提建议。在区域层面上建一个教育数据中心(中台),既有利于数据保护,又有利于数据应用。数据汇聚到中台之后,学校可以根据需要从中取用,建设包含场景感知、动态监测、学情分析、规律洞察能力的教育模型,形成教育大脑,面向教师、学生、管理者等不同主体,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分析看板。


他举例称,有的学校重视老师的课堂表现,可以建立一个模型,通过分析老师和学生互动时长和次数、老师在教室中的位置轨迹、老师的提问质量等数据进行分析。再例如,可以通过学生在课上的专注度、疲劳度、压力程度,分析其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


提供好工具,为学生赋能


当下,中小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很难突破“让学生拥有设备和终端”的门槛。这一限制条件导致了信息技术更多地给老师赋能,让学校的系统建设特别好,孩子的学习过程仍旧比较传统和古老。这就导致越来越丰富的信息媒体在成倍地涌现给学生,学生信息负载比过去更重,“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强,学生处于越来越弱的边缘”。


“只讲个性化的知识辅导系统会让学生学得更快,效率更高,但也会让学生的认知负担越来越重。”张进宝认为,每个人“学练测一体化”的确可以提升学习成绩,但也会令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不解决中小学生都可以使用信息工具的问题,就好像在大城市生活,不是依靠交通工具而是走路出行5公里、10公里,会很累”,张进宝认为,智慧校园首先要突破的问题就是赋能学生一个真正的好工具,让其能够快速驾驭这些知识。


他表示,智慧校园建设的第一阶段是“人机协同”,即用户(管理者、老师、学生)利用信息工具学习、工作,驾驭工具。下一阶段应该实现“人机融合”,即建立一套可以信赖的智慧教育系统,让学生主动对信息进行高级加工。


重视数据的伴随式采集


武法提指出,数据与模型是智慧学习环境中“智慧”的来源。其中,数据是智慧学习环境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了解教育主体状态、发现教育问题、实现个性化服务的主要驱动力;模型则可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分析与信息反馈,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隐藏价值、剖析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


反观当下部分学校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时,往往重点关注应用系统的功能,而忽视了系统的伴随式数据采集能力。目前,教室之外的泛在学习场景,以及在场馆、在社区、在图书馆、在课外活动场地等场景的数据采集还很难实现,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面的过程性数据也难以采集。完整的过程性的数据是缺乏的、不全面的,很难建立精准的学生数字画像。


武法提建议,在建设智慧教室时,应注意部署物联化设备与无感化数据采集设备,实现教室环境的自动调节与多模态数据的可持续收集;在通用教室中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与高清录播设备时,以及在专用教室中配备体验式、沉浸式、仿真实验等智能设备时,都应注意是否能够实现师生行为数据、师生互动数据、学生状态数据的采集并与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习管理平台的对接。此外,校园内部署的智慧公共设施,如电子班牌、智能体测、校园门禁等设施也应能采集并向智慧教育云平台汇聚数据。


数字资源的多场景需求支持需完善


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武法提注意到,目前智慧教育平台上为老师提供的数字资源多为课堂演示型资源,支持跨学科项目式的学习资源、支持大单元主题式的教学资源还比较缺乏,部分高端设备如机器人和VR缺乏适配的数字资源,部分数字教学资源的适切性不够,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老师们普遍反映的资源平台特别多,国家级平台、市级平台、区级平台,但老师使用的时候没有相互融通,要分别登录账号在各个平台进行搜索。对此,武法提建议,可以通过建设校本资源库的方式,把所有的资源融会贯通,基于一个教材目录,把各个平台的资源都汇聚到校本资源库中,实现一个账号能够在数字空间进行所有业务,方便老师使用。


新京报记者 冯琪 刘洋 苏季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