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报告。

 

评估报告指出,《纲要》实施进展情况良好。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看点1

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4项相对滞后

 

评估报告显示,《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并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方面提出了20项主要指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要求,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4项相对滞后。

 

郑栅洁介绍,纲要提出的20项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4项指标提前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等5项指标快于预期。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分别是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评估报告指出,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纲要》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两年多来,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明显,2022年起诉暴力犯罪人数为近二十年来最低。应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2022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20年下降23.5%。

 

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纲要》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两年多来,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粮食、能源资源、金融等领域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国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新建改造一批大型灌区,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

 

看点2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

 

评估报告显示,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初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占GDP比重超过13%。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国内国际双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年多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

 

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两年多来,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互利共赢局面持续拓展。两年多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拓展。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拓展到11个省市。

 

评估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具体包括: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全国城镇两年半累计新增就业3153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

 

看点3

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不健全,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

 

评估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给全面完成《纲要》目标任务带来困难和挑战。如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影响凸显;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不健全;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资源部分错配并存;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

 

对此,评估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主要举措,着力攻坚克难,努力完成主要目标指标。根据《纲要》主要指标进展情况分类施策,对进度提前完成、快于预期、基本符合预期的16项指标,要继续巩固扩大既有成效,防止回落或反弹。对滞后于进度的指标,要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

 

如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确保经济加速恢复和保持稳定增长,具体包括: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着力扩大消费投资;发挥好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主动力作用;引导财政和金融资金精准投向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用地用海用能环评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等。

 

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包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等。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有效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包括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推动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长三角轨道互联互通和港口资源整合,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

 

此外,评估报告还在其他方面提出了建议,包括:着力加强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巩固拓展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势头;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进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着力筑牢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