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发布《南山镇2023年度躺平休闲人员拟定名单公示》,引发热议。目前,涉及此事的南山镇党委领导同志对此回应广东有关媒体,解释了这次“公示”事情的始末,和该镇对类似“躺平式干部”不作为现象的整治。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一年来,全国各地对“躺平式干部”动真碰硬实施惩治。同时,中纪委国家监委也多次发声,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让混日子的干部没市场。


佛山回应当地媒体,制定“躺平”人员评定机制,是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近日,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发布的《南山镇2023年度躺平休闲人员拟定名单公示》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经媒体核实,这份公示属实。


《南山镇2023年度躺平休闲人员拟定名单公示》。网络流传截图


《公示》显示,根据《南山镇躺平休闲人员和末位鞭策人员处理规程》精神,通过谈话调研、民主评议、作风效能领导小组审定等工作环节,经南山镇党委研究同意,8名同志列入南山镇2023年度“躺平休闲人员”拟定名单。公示期内,如有不同意见可通过来电、来访等形式,向镇作风效能办反映。公示时间为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5日,共5个工作日。


据当地媒体南方日报、南方+报道显示,南山镇党委委员黄恒建对此事件作出了回应。这是当地首次评选“躺平者”,如被列为“躺平者”,将有6个月整改期,还会有先进部门帮助改进提升。


2023年7月,南山镇为了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全镇开启锻造“南山虎军”四大行动,以红黑榜的形式定期进行通报。其中,南山镇定期评选“南山之星”,以海报张榜公布优秀事迹进行正面宣传;同时建立“末位鞭策”工作机制,制定“躺平”和“休闲”人员评定机制,对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有待改进的人员,以此“红红脸、出出汗”,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南山镇设置了评定“躺平休闲人员”的7个类别,具体包含工作纪律、态度、能力、效率、服从工作安排、组织安排等内容。


黄恒建还向当地媒体介绍了该镇是如何评定“躺平休闲人员”的。


他介绍,“躺平休闲人员”不是完全不干活,也非违法违纪,只是能力、纪律、效率相对来说弱一些。例如,此次公示的“躺平休闲人员”,大部分存在一定迟到早退的情况。


有的长期请假泡病号、在家“躺”到退休,多地动真碰硬惩治“躺平”


记者梳理发现,不光是在广东佛山。近年来,全国各地评选“躺平者”并对类似不作为人员进行惩治,已不鲜见。


2022年4月上旬,浙江三门县部署全县纠“躺平”治“佛系”专题作风建设活动,该县将首次评定“佛系”单位、“躺平式干部”,每半年公布一次。在浙江省委召开的县(市、区)委书记交流会上,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曾提到,要定期开展“景宁奋斗者”“景宁躺平者”评选,让“躺平者”躺不住、让奋斗者有舞台。


2022年,江苏滨海县委组织部重点面向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县管干部和中层干部,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躺平者”活动,并在7月对当年首批7名“躺平式干部”进行集中诫勉谈话。


2023年9月,西藏日喀则市委组织部联合宣传、网信等部门在当地多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曝光台,通报曝光“躺平式干部”负面典型和教育转化典型相关案例,引导广大干部履职尽责。虽然曝光台发布的案例将干部的姓名和具体单位进行了适当模糊,但比较详细地通报了相关干部“躺平”的具体表现。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对“躺平式干部”,也屡见动真碰硬的惩治。


据各地纪委监委发布的信息,上海市宝山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组织部,对党员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但未出现严重后果的提前干预,促进责任落实。该区已对24名干部启动履责调查,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等处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专门出台办法,根据该区实际细化规范问责的适用范围、原则、对象、情形等,督促干部担当作为。


山东省宁阳县纪委监委还严肃查处了多起制约重点工作落地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该县以专项整治破题,巡察机构、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三方联动,通过机动巡察、集中测评、嵌入监督,筛查发现“混日子”式干部,针对性开展纪律教育,加强监督管理、严肃追责问责。


还有一些地方发现,个别干部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心理,原本的工作热情逐渐消退,参与工作走形式、“蜻蜓点水”。更有甚者,以身体状况不佳为由,长期请假泡病号、在家“躺”到退休。江苏省宜兴市纪委监委对发现的上述情况,通过“自查+抽查+督查”方式,强化日常监督,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压实各单位日常管理责任,严明工作纪律。


2023年8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全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工作,并召开专项整治业务工作培训会,围绕“躺平式干部”的具体表现和危害及如何推进专项整治等内容进行现场解答。


中纪委多次发文——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202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沈腾、马丽搭档演出的小品《坑》引起了不少讨论。小品讲述了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领导和百姓截然不同态度的“躺平式干部”。


春晚结束后,中纪委连夜发声指出,惩治“躺平式干部”,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严肃执纪问责,亮红牌、发警示,释放“是干部就不能这么混日子”的强烈信号。


2023年1月22日凌晨2时30分,中纪委网站刊文《快评|不能让“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指出“躺平式干部”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且正如马丽饰演的马局长所言,他们伤了百姓的心。


文章指出,惩治“躺平式干部”,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严肃执纪问责,亮红牌、发警示,释放“是干部就不能这么混日子”的强烈信号。同时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督手段,拓展监督渠道,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拈轻怕重、偷奸耍滑、不思进取等各类“躺平”,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躺平式干部”心中有责、心中有畏,摒弃私心杂念、努力造福人民,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各地惩治“躺平式干部”的屡屡“动真格”,也有中纪委对惩治“躺平”的多次严厉发声。


早在2021年11月,《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就曾刊发《看看这些不推不干的“躺平式干部”》一文,指出应选任一大批“干将”“闯将”,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没有市场。2022年4月,《中国纪检监察报》发文指出,要惩治“躺平式干部”,敢于动真格,严肃执纪问责,不让“躺平式干部”有立足之地。


2023年3月,中纪委网站发文——《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治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谈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


2023年8月,中纪委再次发文谈到,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敢于动真碰硬,对典型作风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提能力,让混日子的干部没市场;开展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廉洁教育,让党员干部牢记使命担当,激发干事热情,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深处拒绝“躺平”;完善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卸掉想干事、肯干事干部的心理顾虑,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敢为。


中纪委文章说,面对“躺平式干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用好监督执纪利器,让党员干部葆有干字当头的冲劲闯劲,敢想、敢做、敢当,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