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生活二三十年,对于今冬哈尔滨旅游的爆火,当地市民姚先生和胡先生异口同声:“等了那么多年,终于轮到哈尔滨了。”冰雪大世界、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松花江……这些原本就是哈尔滨老牌旅游景点,但在网络短视频的加持和游客们的追捧下,这些“老”景点成为这个冬季的新“顶流”。3天游客量达到304.79万人次,旅游收入59.14亿元,这是哈尔滨旅游这个元旦假期的“成绩单”,也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


从2023年淄博的“进淄赶烤”,到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台江两县凭借“村超”“村BA”出圈,还有古都洛阳的唐装潮,不管是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还是新晋“网红”城市,它们迅速出圈、翻红。如何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实现旅游业“长红”?旅游业内专家认为,网红经济并非旅游业发展之道,一座城市的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找到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3天创下60亿元旅游总收入新高


在哈尔滨市民胡先生的印象中,哈尔滨的爆火是从去年12月中下旬开始的,一夜之间,中央大街游客突然多了起来,“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冰雪大世界……这些景点好多都是穿着白色羽绒服、戴着小白帽的外地游客。”胡先生说,之所以能分辨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主要看的是羽绒服颜色,“哈尔滨人不怎么穿白色羽绒服或者浅色羽绒服,冬天那么冷,浅色羽绒服穿一冬天肯定脏。”在网络小视频中,不管是福建、广东、四川,还是北京、河北、山东、陕西,都被昵称为“南方小土豆”“南方小金豆”,哈尔滨旅游的热搜也因此频频霸榜。


志愿者司机姚先生和游客们合影。受访者供图


为了招待五湖四海的游客,哈尔滨使出不少“花活儿”,交响音乐会搬进了商场,人造月亮、热气球上场,摆盘冻梨、免费糖水、甜豆腐脑、小暖屋,鄂伦春人牵着驯鹿走上中央大街,哈尔滨当地市民当起了志愿者免费搭载外地游客……游客的涌入让东北的洗浴文化也火爆起来,胡先生笑称:“以往我每个星期都要去一两次澡堂子,现在我已经有20多天没去澡堂子了。现在都是游客,洗浴中心拿号都拿到200多号。”


花样翻新的揽客举措取得了实效。去哪儿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元旦,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旅游目的地颇受欢迎,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延吉预订量较高。最远的一段航程是从广东湛江飞往哈尔滨,历时7个多小时,全程3434公里。


从途家的数据来看,元旦期间,哈尔滨90%以上的民宿被预订一空。在冰雪游热度的带动下,大兴安岭、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等地民宿预订量相较去年同期迎来了5-10倍的增长。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大数据测算,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3天近60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是什么概念?国内冬季旅游向来是“一南一北”最受欢迎,“一南”是以海南三亚为代表的海岛度假游,“一北”则是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冰雪旅游。数据显示,元旦假期,三亚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56.33万人次,同比增长36.19%;实现旅游总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27.45%。因此从数据上不难看出,今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旅游总收入是三亚的5倍多。


志愿者免费开车搭载游客一天用完一箱油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胡先生一直在当志愿者,在上下班高峰出租车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免费搭载外地游客。“这几天我每天都凌晨一两点才到家,拉了福建、广东、北京、山东好多地方的游客,跟他们聊得可开心了。”元旦3天假期,胡先生每天在路上跑,每天用完一箱油,“我在哈尔滨生活了30多年,看着那么多游客来哈尔滨,喜欢哈尔滨,打心底高兴,旅游的火爆终于轮到我们了。”


姚先生在哈尔滨生活了20多年,他也没见过这么火爆的旅游场景。姚先生的餐馆开在中央大街附近,自从去年12月中下旬开始游客量上来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平日里哈尔滨在上下班高峰时期会出现出租车运力不足的情况,所以我花了三天时间去‘蹲点儿’,看看哪些地方、哪个时间段不好打车,我就想着约上朋友们,免费给游客们当司机。”去年12月底,姚先生制作的第一批1000多套免费搭载游客的顺风车车贴“出炉”,他把车贴分散在朋友们店铺,没几天就送出去400多套。


志愿者顺风车司机们有自己的原则,只要出租车运力充足,他们就不出车,姚先生说:“我们是义务搭载游客,所以不能影响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只有在出租车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才会出车,主要是早上上班高峰,以及晚上五六点下班高峰以后。”如何判断出租车是否能忙过来?志愿者司机们主要观察路上出租车亮灯的多不多,亮灯多,空车就多,说明运力充足。


志愿者胡先生免费搭载外地游客。受访者供图


旅游举措轮番“上新”


哈尔滨似乎正在从一个老牌旅游城市走向新晋“网红”城市。哈尔滨爆火出圈后,网络上不乏大量跟“冰城”旅游相关的视频,姚先生也玩视频,他坦言,现在只要是视频里有哈尔滨,浏览量都低不了。去年12月底,姚先生自己混剪了一条哈尔滨旅游的视频,两天的浏览量高达25万。


对于今冬的出圈,记者联系了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欢迎游客们到哈尔滨旅游,旅游接待涉及全市多个部门,大家合力为游客们做好服务。


在外旅游,最怕遇到宰客。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特别是为外地游客提供温馨舒适、优质优价的宾馆酒店服务环境,1月1日、2日,哈尔滨市政府组织召开哈尔滨市冬季旅游提升宾馆酒店服务质量座谈会。参会代表表示,将按照哈尔滨市政府要求,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坚持明码标价。部分酒店同步推出了延长早餐时间,赠送冻梨、黏豆包等哈尔滨特色食品,房间配备地方小吃,增加大堂礼宾员,提供伴手礼、御寒用品等多项服务。


哈尔滨市政府要求,宾馆酒店经营企业要做到不过度浮动价格、不盲目调整价格、不虚高标注价格,真正提供质价相符的优质服务。市场监管、文旅、公安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客房价格、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


据媒体报道,连日来,哈尔滨交通部门陆续推出服务举措,方便游客在冰城主要景区游览。比如说,针对太阳岛、冰雪大世界游客较多的情况,哈尔滨地铁制作印发了“地铁摆渡票”,乘客凭此票可免费往返乘坐地铁。车站还为乘客开辟了“绿色通道”,确保快捷出行。跨年夜当天,为保证游客及市民能安全返回、解决乘坐公交车需求,哈尔滨公交公司准备了60台应急保障车辆集结到防洪纪念塔(友谊路)区域,时刻准备与冰雪大世界接驳专线进行无缝对接,有效保障夜间乘客疏散。


提前预热、引流,爆火并非偶然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哈尔滨的出圈时,多位哈尔滨市民提到淄博,笑称哈尔滨接过了淄博的接力棒。不过,与凭借小烧烤“一己之力”带火的淄博相比,哈尔滨的这番爆火并非偶然。


1月2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哈尔滨这个冬天的火爆其实不是偶然的,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了。


何晶说,在2023年1月份,哈尔滨就开展了夏季的避暑旅游“百日行动”和冬季的冰雪旅游“百日行动”。从去年年初开始,运用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旅游,邀请头部博主为黑龙江旅游引流,同时还策划了很多高流量的IP,比如“逃学企鹅”“歌声里的黑龙江”等等,用这些IP引爆黑龙江的旅游市场。


此外,据媒体报道,1月3日,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应爆火现象时表示,整个冰雪季设计有100项活动。


一位接近当地文旅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网友们看到的爆点冰雪活动,其中一些是既定安排,另外一部分则是新创意。


记者注意到,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多个社交平台均开设了账号,发布冰雪旅游的信息、攻略,其中不乏“哈工大”研学攻略、哈尔滨大滑梯盘点、雪人地图等等网红旅游、观光点位。何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除了发布视频,文旅部门更关注视频的评论,“游客需求什么,我们就上什么。有游客说,在索菲亚大教堂旅拍的时候,如果有个月亮就更好了,我们就弄了一个大大的人工月亮;有客人说,哈尔滨天太冷了,我们就造了很多小暖房子。”


专家观点:旅游产业发展要避免走“网红”之路


从淄博、洛阳到现在的哈尔滨不难看出一个新现象: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拉动旅游,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头部博主引流,热心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这似乎正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营销模式,那么这种模式是否能助力旅游“长红”?


1月4日出版的《哈尔滨日报》刊发《深入打造系列品牌 保热度聚流量坐稳冰雪“顶流”》的文章,介绍了哈尔滨市政协关于开展“挑战冰城”打卡活动搅热冰雪旅游经济的建议。文章提出,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走访调研哈市旅游市场发现,除了政府层面正在做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市场管理的全面升级,还需要从民间层面顺应游客需求,特别是南方年轻游客猎奇冒险的心理和消费需求,整合民间自发的旅游促销活动,深入打造系列品牌,赋予冰雪旅游更多文化内涵,以持续吸引游客注意力,维持哈尔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拉动哈尔滨冰雪经济新增长。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葛磊认为,哈尔滨的翻红与淄博的爆火不尽相同,前者是传统的旅游城市,而后者的旅游吸引力并不充分,“哈尔滨本身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品牌影响力,这也决定了它成为很多游客认为值得一去的城市。”他认为,哈尔冰的爆火并非偶然,多年来在发展冰雪旅游的过程中,哈尔滨聚焦“冰城”文化品牌,打造了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冰灯游园会、雪博会品牌,这是哈尔滨与淄博显著的不同。


那么哈尔滨的旅游热度为何在今冬引爆?葛磊分析说,今冬哈尔滨解决了一个重要环节,这就是真正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对游客友好的旅游环境。举例来说,“往年冬季哈尔滨交通的短板是出租车问题,那么今年这个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当地市民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形成非常好的正向氛围,这的确有跟淄博学习的效果。”葛磊表示,当地文旅部门、市民每一次善意的表态、行动,通过新媒体发酵后,形成了正向循环,这与淄博蹿红的逻辑一致。另外一方面,哈尔滨的多个旅游产品进行了提前预热,包括冰雪大世界等著名景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市场是需要话题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为王,只有拥有好的旅游项目,才能真正吸引到游客。”


无论是以小烧烤出圈的淄博、以唐装胜出的洛阳,还是以冰雪翻红的哈尔滨,都离不开流量和网络平台的推动,这也因此让这些城市或多或少有一些“网红”的色彩。这样的搭配是否可以复制?借力流量爆火的城市如何避免旅游“昙花一现”。葛磊认为,网红经济将带来同质化,最终可能让旅游“一地鸡毛”。因此一座城市的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找到这座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比如哈尔滨最核心的吸引力就是冰雪文化,这也是当地在发展冰雪文旅中长期迭代、创造性开发的成果。”其次则是各方面的服务提升,“诚恳和善良是一个城市最大的魅力,哈尔滨和淄博都是通过释放善意,通过服务的提升,通过目的地城市与游客之间关系的转型,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效应。”


此外,互联网、新媒体的参与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线上线下互动、全民参与的旅游营销模式正在形成,这也是与传统的旅游营销明显的不同。葛磊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制造眼球效应,也不是制造短期的流量,而是需要深耕挖掘这座城市的独特性,方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