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马怀龙腰间常“挂”着46把特殊的钥匙,每一把就是一份承诺。

马怀龙长期照顾46个孤残家庭,帮扶困难家庭32户,他是独居老人的“儿子”、是没有血缘关系孩子的“父亲”,15年来,从一个人的“一团火”,到服务队的“满天星”,马怀龙敲开残疾家庭的房门,守护群众的家门。

马怀龙曾获评全省公安机关“优秀社区民警”、全省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基层民警标兵、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最美警察”、首届“青岛最美警察”等称号。1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发布了37名2023“最美基层民警” 候选人名单,马怀龙名列其中。

这46把特殊的钥匙,代表着马怀龙长期照顾46个孤残家庭。图源:公安部


社区走访收获第一把爱心钥匙

“15年了,要没有马警官,我们一家真不知道是啥样!”握着马怀龙的手,拄着双拐的宋月兰双眼含泪,难忘的经历近在眼前——这是马怀龙“第一把钥匙”的由来。

马怀龙负责的兴隆路社区属于老城区,面积0.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7000余户、2.1万余人,孤残老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比较多。2008年6月,马怀龙走访到宋月兰家,狭小的房间堆满捡来的瓶子、纸壳,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男主人杜盛昌骨瘦如柴,由于糖尿病并发症无法下床,马怀龙掀开被子一看,他的双腿早已经溃烂,床单上血迹斑斑。

这是一对基本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夫妇,还要供养一个上初中的孩子。马怀龙哽咽着说,“大姐,老杜必须马上住院,钱我来想办法!”他二话没说就把杜盛昌送到医院,并垫付医药费。住院期间,为了方便马怀龙照顾自己的孩子,宋月兰给他配了一把钥匙,这是马怀龙收到的第一把钥匙。

帮助申请低保,经常前去探望,送去生活必需品,筹集8000元使孩子顺利入学……此后15年,马怀龙一直竭尽全力守护着这个困难家庭。凭着真心和爱心,马怀龙越来越受到辖区群众的信任,更多群众把马怀龙当作家人,主动把钥匙交给他,方便他随时登门看望。

46把钥匙温暖了46个家庭

走出“深度”,访出“温度”,听民声解民忧,用真心换真情。2015年10月,马怀龙到居委会走访,了解到孤寡老人王盛义失眠的情况。原来,王盛义患有心脏疾病,窗外火车的轰鸣声、邻居家的犬吠声使他无法入睡。这之后,马怀龙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房管所,终于让老人搬到另一处公租房,让老人睡上了安稳觉。

如果说奔波、忙碌是马怀龙的代名词,那么贴心、细心就是他的为民底色。自那之后,王盛义成了马怀龙的重点帮助对象,一帮就是8年多。为避免老人孤单,马怀龙隔三岔五买上生活用品去探望,和老人说说话。逢年过节,马怀龙在家做好饭菜,带去陪老人一起吃。去年,王盛义被诊断出直肠癌晚期,马怀龙第一个站出来,为老人找医院、安排手术、陪护……考虑到老人怕冷,他又和同事一起为其家里换上了加厚的暖气片,还把房间粉刷一新。81岁的王盛义出院后,把一面绣着“听民所言、想民所想、保民平安”的锦旗送到了兴隆路派出所,“这一面锦旗是我的一片心意,这样我走了就没有遗憾了……”老人对着马怀龙深深鞠了一躬,握住马怀龙的手久久不放。

“被需要”是一种责任,“被信任”是一种动力,“被认可”是一种幸福。得知86岁的武大娘孤身一人生活,因为摔伤几乎瘫痪在床,马怀龙便主动长期帮扶她。陪着武大娘聊天、送生活用品,成了马怀龙的日常。每次马怀龙离开时,武大娘总是艰难地挪动脚步,执意将他送到门口。辖区傅大姐的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满屋凄凉。马怀龙带着大家隔三岔五地去看望、拉家常,鼓励打气,多少年没有的笑容又回到了大姐脸上。“怀龙啊,活着的时候一切靠你,等我走了,一切也都托付给你了。”说完,傅大姐把家里钥匙交到了马怀龙手上。

端午节前,马怀龙和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家庭包粽子。图源:公安部


每逢佳节倍思亲,马怀龙清楚,老人们都盼着过节能有人陪在身边,因为开门的那一刻,孤独走了,幸福来了。从警15年,从腊月二十五到大年初六,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吃上他现包、现煮的水饺。马怀龙95岁的老母亲,十分理解儿子的工作。“光来照顾我,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怎么办?俺家还有好几个儿女。”母亲对马怀龙说得最多的一句是“穿上警服,就要当个好警察,你不用担心我”。

除了对母亲的亏欠,马怀龙还有两笔糊涂账,在老人们身上到底花了多少钱,他自己从没算明白,外界报道的“20多万”是四五年前的事了;他自己一个月赚多少钱,妻子至今也不清楚,只知道这个月交到家里的工资是3000元。

但是清楚的是,15年的时间,马怀龙的腰间已经挂上了46把辖区孤残老人和困难群众家门的钥匙。

将钥匙一直传承下去

在马怀龙的印象里,46把钥匙当中,最难开的是孤儿徐龙的“门”。2012年,徐龙的亲生父母相继去世,13岁的他孤独无助。“这样下去不行,孩子会孤僻、自闭,很容易走歪路”,马怀龙带着顾虑走进了他的生活。对于这位“熟悉的陌生人”,徐龙表现的却是“冷漠”。面对连续给他做了一个月饭的马怀龙,孩子却没有给他一个笑脸,没有主动说一句话。马怀龙并不在意,为了打开孩子的心锁,继续使尽浑身解数。

尽心照顾下,徐龙的日常生活起居有了着落。慢慢地,他开始愿意跟人交流,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中考,马怀龙在考场外等候、接送;高考,爷俩一起研究政策、填报志愿;做阑尾手术,马怀龙两口子轮着陪床陪护……徐龙成长的关键节点,马怀龙从未缺席。徐龙考上大学后,马怀龙经常去看他,有一次看见徐龙夏天还盖着棉被,第二天一早就抱着夏凉被出现在校门口。同学们问徐龙“那个警察是谁?是你爸爸?”徐龙说“对,他是我的警察爸爸!”

徐龙工作后,马怀龙把他叫到身边,把一张16万元的存折郑重交给了他,“这是你十几年的政府补助。孩子,你长大了,要学会感恩,报答社会,走好自己的人生路!”面对帮扶了自己11年的警察爸爸,徐龙泪如雨下。

如今,孤残老人和困难群众的家里,多了徐龙的身影。

真心调解守护百姓平安

心系百姓,守护一方安宁,创新“智”理,打造平安社区。作为社区民警,马怀龙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让社区工作“沉下去”、基层治理“活起来”。

15年来,他用心用情化解3700件矛盾纠纷,用真心和宽容对待百姓,将真情调解融入法理之中,总结提炼出“老马调解工作法”,成了群众心心拥护的金牌调解人。

兴隆二路居民尹大姐和楼上于大爷家因房屋漏水、孩子蹦跳等琐事经常争吵、积怨已久,甚至动了手。马怀龙多次登门做工作,却未做通,一时成了他的心头事。他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入手,及时帮助于大爷解决了随母亲改嫁带来的外孙女户口问题,最终感化了于大爷一家。尹大姐两年前丈夫突然去世,家里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马怀龙又自费找人把尹大姐家漏水的墙壁、房顶修缮一新,积极协调社区一起为她申请了低保。经过积极调解,两家达成了谅解,多年的心结也终于解开。

青岛是国际旅游城市,每年夏天游客云集。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期间,马怀龙紧紧围绕“打、防、管、控、宣”工作要求,带领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开展社会面巡防,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全面开展反电诈、反盗窃、拒赌毒等安全防范宣传,实现辖区“零发案”,协助同事抓获了一名在外辖区盗窃车内物品的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回损失4万元。

马怀龙十几年如一日亲民、爱民、助民的感人事迹在岛城广泛传颂,一股无私奉献、爱心助人的“正能量”也在青岛辐射开来。马怀龙的亲属、社会工作者、社会爱心人士,以及那些曾经受到帮扶的人,主动和马怀龙一起照顾辖区孤寡老人、帮扶困难群众,把自己得到的温暖再传递给别人。如今,“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队员已达360余名,马怀龙的爱人也被公安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编辑 杨海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