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秦冰)1月11日,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举行颁奖典礼,这场历时近4个月的文化盛会落下帷幕。创意设计服务、文化科技融合等领域的66个获奖团队纷纷亮相,充分展示了北京文化产业的深厚底蕴和创新活力。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据悉,大赛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介绍,大赛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启动,由相关委办局和16区及经开区宣传文化部门共同组建大赛组委会。


刘绍坚致辞。受访者供图


大赛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耕文化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创意要素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助力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赛征集数量再创新高。参赛项目类型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展现了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首善标准和精品意识。”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在致辞中表示。


赵卫东致辞。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此次大赛共征集项目(作品)近6万个。对此,刘绍坚表示,“参赛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北京特色文化资源,紧扣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


近年来,北京以首善标准不断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3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18277.2亿元,同比增长14%,保持快速增长。拥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1家,数量居全国首位。2023年1-10月,全市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企业实现营收11130.9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9.4%。


“文化科技融合已成为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趋势。”赵卫东谈到。


颁奖典礼活动现场,市民驻足购买文创产品。受访者供图


颁奖典礼上,29家机构(单位)荣获“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优秀组织奖”;18家机构入选“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创业服务中心机构名单”;来自5所院校的6支学生团队及项目作品荣获“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专业赛道大学生创业奖”;6个项目荣获“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专业赛道新星奖”;54个项目分获“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专业赛道一、二、三等奖”。


大赛关注文化消费渠道和场景的创新,探索光影艺术体验、沉浸式数字展览、演艺新空间、社区公共文化新空间、文化产业园区新空间等文化消费新模式新场景的创新。


“经过七届的积累和成长,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已经成为北京人才培养地、资源聚集地、文化创新地。”大赛专家委员会代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邹锋表示。


邹锋致辞。 受访者供图


借助北京文化创意大赛这个平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创项目和创业人才不断涌现。在近6万个征集项目中,不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和转化,与此同时,也有运用数字化等前沿技术、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的破圈尝试。


大赛评审专家、中央戏剧学院国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一级编剧、新剧本杂志原主编林蔚然在发言中表示:“今年的参赛项目,放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新材料等新兴技术,以更加深邃的历史视野、更加贴切的表现手段和更加有效的叙事策略,融合现代人的审美偏好和生活风尚,在内容创作、技术创造和商业创新上均呈现较高水准,充分反映了北京这座城市在文化创意多元主体协同共生上的治理能力。”


林蔚然致辞。 受访者供图


经过七年成长,大赛不断汇聚高水平文化企业、前沿领域文化创新人才、优质文化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和创业服务机构,成为聚合文化资源、推动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平台。


大赛也是内容创意、产品开发、创意服务和商业运营的大比武和大检阅。通过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产业创新,将大赛打造一个前沿文创云集、创新智慧闪耀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文化创意大赛仿佛一束聚光,汇聚着首都文化产业斑斓璀璨的光芒,也照亮蓬勃发展的未来。”邹锋说道。


编辑 杨海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