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1月20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在现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对外友好界别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主任,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刘波带来了《关于提升公共空间艺术品展示,助力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提案》。


对外友好界别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主任,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刘波。图/受访者供图


刘波表示,首都的众多窗口级对外交往单位公共场所的艺术和文化展示可谓丰富多彩,不少作品充分展示了大国风范、民族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很好地对外展示了首都乃至中国的风范。但在他的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公共场合展示的艺术品存在良莠不齐、主题不明的问题。他表示:希望展出的艺术品在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方面更有进境、艺术品和展示空间更好搭配、彰显公共空间艺术展示的真正意义,这样才可匹配大国首都的底蕴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也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往,吸引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


对此,刘波建议:要重视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展示,建立一套基于专家团队认知和把握的遴选机制。


首先需要对在公共空间展示的作品进行深入的论证和严格的把关。以实现与空间匹配、体现背后的文化内涵。


其次,建议借助首都人才密集的优势,组成不同的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展示专家组,比如绘画组(甚至可以细分为国画组和油画组等)、雕塑组、工艺美术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等等,分别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各艺术院校专家担任,就某地新增展示的内容、题材、创作人员遴选、作品创作稿等一系列流程,进行有效的论证和督导,确保所展示的艺术品质量。


第三,建议院团创作单位发挥职能,调动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通过国家行为,来沟通不同部委、部门之间的联络,组织最优秀的艺术家大型公共空间的艺术展示进行量身定做。


刘波认为,作品如何展示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问。用光、环境、空间、主题等,都需要专业的意见,不能委屈作品,更不能破坏环境。


编辑 王琳琳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