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1月23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作工作报告。

 

寇昉提到,2023年,北京法院用心用力破解群众反映突出的执行难题。千方百计查找被执行财产,在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建设财产线索接转中心,接收财产线索13895件,成功查控财产5346件。千方百计解决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难题,将短视频平台财产性权益等新类型财产纳入执行范围。千方百计解决被执行财产处置难问题,创新大宗财产分拆处置方式,大力推进司法网络拍卖,司法网拍财产2.3万件,成交金额209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7.3亿元。全年执行到位金额1262.5亿元,执行标的到位率提升6.6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完成了全国首例强制执行数字人民币案。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其应用场景已涵盖零售支付、薪资发放、普惠贷款、财政税收等个人消费与对公企业服务、政务服务场景,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类型财产。

 

2023年10月,东城法院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执行中,对被执行人名下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情况进行调查,并冻结了其在中国建设银行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2023年12月,经充分协调沟通,中国建设银行协助法院划拨了被执行人名下数字人民币钱包内的余额。该案通过积极探索数字化新类型财产执行方式,切实保障了债权人的胜诉权益。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