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周金星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访谈中,周金星从产业组团建设、主导产业培育、消费提质升级、营商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回顾了2023年东城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

 

据介绍,东城区8个组团形成了36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把“金融、总部、科创”作为主要业态,新引进企业超过2000家。去年东城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区级财政收入增长8.4%,首次突破200亿元。


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周金星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引进金融、总部、科创企业超过2000家

 

新京报: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东城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着力点?取得了哪些成绩?

 

周金星:去年我们围绕以疏解减量、提质增效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重点抓了四件事:

 

在产业组团建设方面,全区8个组团将形成36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像东直门信达中心14万平方米写字楼已经投用,隆福寺二期已经完工,永外城文化用品批发市场转型为数字科技产业园。新落地项目111个,预计新增区级税收8.3亿元。

 

在主导产业培育方面,我们把“金融、总部、科创”作为主要业态,新引进企业超过2000家。金融业占GDP比重超过30%,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了14家。外资金融是我们重点发力的领域,像摩根士丹利在东城成立了全国首家全外资期货公司,在东城落户机构达到9家。

 

在消费提质升级方面,我们实施“四个东城”品牌集聚行动,举办“五圈五节”,打造新消费品牌的孵化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7%,居城六区第一。新增首店126家,数量排全市第二;另外,每万人拥有咖啡馆数量达到3.88家,排在全市首位。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们推出营商环境改革6.0版,发布全要素政策服务包,举办“故宫以东 政企会客厅”等系列活动,在全市率先实现“证照联办+一照多址”叠加办理,办理时限从14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打造数字助企的“紫金云”,成立全市首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盟。全区新设市场主体增长了23.7%,18家民营企业入选北京市百强。“两区”建设新增项目321个、总投资705亿元,完成任务进度排名全市第一。

 

经过努力,去年东城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区级财政收入增长8.4%,首次突破200亿元。

 

新京报: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东城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东城区在文化赋能区域发展方面探索出哪些新的模式?

 

周金星: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探索。

 

以北京文化论坛升格为国家级论坛为契机,搭建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东城的文化影响力。

 

以文物活化利用为载体,进一步激发文化活力。我们联动四省五市,实施焕发会馆活力伙伴计划,韶州会馆率先修复亮相。我们还完成永定门城楼和鼓楼的保护展陈,举办古建音乐季,实现宏恩观等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文物成为新“网红”。

 

以高品质文化服务引领带动消费。我们在全市率先推出大麦新空间、南阳共享际等5家演艺新空间,举办中国儿童戏剧节和全国话剧展演季,“大戏东望”形成品牌效应。13家企业入选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占全市四分之一。

 

以“文化+”为依托,促进产业融合创新。我们在全市首创优质文化企业投融资“白名单”模式,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金台共享际、金隅龙顺成等文化产业园区建成开园。保利文化等5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禄米仓等文化产业园区入选首批北京“新视听空间”,文化产业地均产出继续在全市领跑。


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周金星。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将推动孚王府、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等文物腾退

 

新京报:近年来,东城区在功能疏解、古建修缮、街区更新、环境提升等方面提升发力,“老城保护”替代了“旧城改造”。2023年,东城区的“老城更新”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2024年还有哪些新的计划?

 

周金星:对于“老城更新”,我们的重点是突出整体性保护、片区式推进和综合性提升。

 

首先,全面加强中轴线保护。中轴线15处重点文物中有12处位于东城,我们攻坚完成了全部文物腾退和环境提升任务,实施天坛医院旧址拆除和绿化,实现钟鼓楼周边、东华门大街、鼓楼东大街等重要节点精彩亮相。

 

其次,推进片区式城市更新。皇城景山三期是全市首个试点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直管公房退租率已经超过90%。

 

同时,持续美化城市面貌。我们建成燕墩西望、朝孚园等一批口袋公园,实现皇城根遗址公园、西草市街等“美颜”亮相,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突破97%,13条胡同入选“北京最美街巷”,居全市首位。

 

今年我们将聚焦“一横一纵一圈”,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同时还将推动孚王府、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等央产文物腾退,实现前门地区石埭会馆、黄冈会馆等亮相。

 

新京报:提升老城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一直是东城区努力的方向,在提升背街小巷整体环境和文明程度、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等方面,今年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周金星: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是改善环境。今年,我们将完成朝阳门南北小街、朝阜路(东城段)的整治提升,打造两条健步悦骑的林荫景观道。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352条街巷的环境品质,推出更多城市景观“大师小品”。在大家关注度很高的停车方面,我们将重点加强居民区和医、学、景、商周边的停车供给,增加停车位1000个。

 

另一方面是优化服务。我们将抓好“工位”“床位”“学位”的供给。“工位”方面,我们将促进充分就业,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床位”方面,我们将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分8个片区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推进社区卫生、养老、助残服务一体化发展,新建1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学位”方面,我们将扩充5000个中学学位,加强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600个普惠托位,使普惠率保持在90%以上,让更多幼儿就近“入好园、入好托”。

 

重点抓教育、医疗、养老、文旅四个协作

 

新京报:东城区在持续深化对接合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周金星:我们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抓了教育、医疗、养老、文旅四个方面的协作:

 

教育协作方面,我们与通州、雄安新区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高标准建成景山学校通州分校和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去年这两所学校均已开学招生。

 

医疗协作方面,去年京城名医馆的廊坊分馆已经开诊运营,我们鼓楼中医医院与廊坊安次区医院在双向转诊、线上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实现了紧密合作。

 

在养老协作方面,创新异地养老新路径,我们先后与唐山、承德、秦皇岛达成了养老服务合作协议,通过发放运营补贴的方式,鼓励支持河北、天津的养老机构收住东城户籍老年人。

 

文旅协作方面,我们联合天津、河北两地相关地市,开展了非遗交流展演和角楼论坛等活动,推动三地文旅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