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出道即“顶流”;海昌海洋公园项目签约落地文化旅游区;行政办公区二期建成,第二批市级机关启动搬迁……过去一年,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千年之城蓄势而起。

 

新的一年,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还将带来哪些惊喜?在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永杰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进行“剧透”,他表示,今年,一批重大工程的完工将高质高效筑牢城市框架。

 

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永杰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 谈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向北三县延伸

 

新京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推进这项工作方面,通州区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永杰:近年来,通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与京冀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相互配合,推动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建立了主要领导定期会晤、牵头部门对接调度、地区常态化沟通三个层面的工作机制,联合确定工作要点。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挂牌运行,各项工作有序铺开,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同时,交通一体化建设取得多个节点进展。京唐城际铁路通车运营(2022年底),轨道交通22号线通州段完成总工程量的接近半数,厂通路、通清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开通跨界通勤定制快巴线路11条,引进北京公交线路22条,日客运量达14万余人次。

 

产业发展方面,连续5年举办通州区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211个项目,其中58个项目建成投产、81个项目落地实施,项目落地率达89%。

 

生态建设方面,生态一体化促进区域生态体系加速构建。《潮白河生态绿带(通州区与北三县交界地区)规划(2021年-2035年)》审议通过,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初步成果。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建设超过3万亩,生态绿廊初具规模。

 

公共服务方面,教育领域确定年度帮扶合作项目11个,参照北京市标准,协助北三县建设三河市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等一批学校。推进通武廊医疗卫生协调联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签约托管大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在大厂县揭牌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服务事项达3600余项。

 

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永杰。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新的一年还有哪些计划?

 

王永杰:2024年,我们将持续推进六个“一体化”建设。

 

健全一体化工作机制。做实做强示范区管理机构,持续完善工作规则、干部管理办法和协调机制,争取一批突破性政策,借鉴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打造“制度创新试验田”。

 

畅通一体化交通网络。我们将推动轨道交通22号线建设全面提速,通清路、厂通路及跨潮白河大桥等工程将完工通车,石小路、春明路将实现开工,启动白庙南综合检查站安检提升改造,进一步提高通行效率。

 

构筑一体化生态屏障。协同开展北运河、潮白河等跨界流域综合治理和交界地区生态绿带建设,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建设,共建首都东部地区生态保护带。健全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

 

构建一体化产业格局。健全完善一体化联合招商机制,积极构建跨区域利益共享、成本共担的协同发展模式,发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州中心作用,不断优化产业链、创新链布局。

 

提升一体化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向北三县延伸,支持北三县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力促与北三县医疗卫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优质养老资源向北三县拓展,为京籍老人异地养老提供更多选择。

 

加快一体化要素保障。强化规划、资金、制度保障支持,建立全覆盖统一数据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建设,实现“区域通办”迭代升级。

 

⿻ 谈文旅高质量发展:

推进海昌海洋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新京报: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建成开放,成为了新的文化地标。未来在文旅高质量发展方面,副中心还将为市民提供哪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王永杰: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向市民开放后,立即成为热门打卡地。元旦假期,仅北京城市图书馆就接待读者超过8万人次,北京艺术中心的新年音乐会上座率达到100%,可谓出道即“顶流”。新的一年,副中心将进一步丰富文化供给,运用好三大建筑等高端文化空间,塑造“运河有戏”演艺品牌,丰富环球影城演出活动,加快建设副中心演艺区,提升副中心公共文化服务效益。

 

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一的北京城市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以“运河有戏”品牌丰富文化供给。高水平办好2024“运河有戏”演出季,吸引高品质剧目演出入驻副中心,不断满足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承载力和吸引力。

 

以“人文之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擦亮副中心文化艺术金名片。以三大文化建筑开放为契机,做好运河滨水空间的综合利用和活力提升,联动环球影城、特色小镇推出旅游路线,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高地。持续推动“博物馆之城”“书香副中心”建设,让文化全面塑造城市品质。

 

以文旅消费新空间集聚激活新增长点。赋能多样化文旅体验场景,要发挥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三大文化建筑的带动作用,开发“运河+剧场”“运河+演艺”消费场景。推进顶点公园、海昌海洋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形成文化、艺术、商业复合集聚效应,构建城市副中心特色文旅产业集群。

 

作为副中心文旅名片,环球影城在2024年元旦期间成功实现了第一次焰火燃放,这是北京市近年来第一个获批焰火许可的项目,为八方游客送上了跨年夜惊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鼓励环球度假区不断“出新出彩”,推出更多像“酷爽夏日”“惊彩环球”这样的爆款季节性活动,提倡更多引入中国元素,更好融入本土市场。

 

为了满足游客“常游常新”的需求,我们也将积极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后续项目及二期谋划研究,为游客提供更多具有新鲜感、科技感、沉浸感的顶级游乐体验,打造国际一流休闲旅游度假区。

 

2023年11月30日,北京通州,北京环球度假区“冬季假日”主题活动正式开启。图为星耀圣诞小镇,游客在小镇里游览。图/IC photo


⿻ 谈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力争明年公交车、出租车等基本完成新能源化

 

新京报:绿色不仅是副中心的生态底色,更是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全面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副中心开展了哪些亮点工作?未来有何新的想法和举措?

 

王永杰:绿色是副中心生机勃发的最好标志。我们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重点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能源供给和绿色消费两端发力,绿色低碳能源结构加快建立。我们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了“无煤化”,并先行启动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增更新电动公交车、出租车338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6万个。

 

后续我们还将加快推行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力争到2025年新增100万平方米。积极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副中心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服务车辆基本完成新能源化。

 

二是坚持疏解腾退和新业态培育双轮驱动,绿色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壮大。我们大力培育绿色金融生态,率先出台了“REITs十条”“S基金十条”等支持政策,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地区。

 

未来,我们将深入推进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等功能区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域。推动北京绿交所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积极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三是统筹源头治理和扩容提质双向并举。北运河、运潮减河等上榜“北京市优美河湖”。通州区获评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与北三县共建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十四五”时期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023年10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站在高层写字楼上,俯瞰大运河美景。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 谈新一年重点:

高标准建设“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

 

新京报:在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方面,新的一年通州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王永杰:新的一年,我们将狠抓副中心控规和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地,紧盯提升综合承载力、经济内生动力和城市吸引力“三个着眼点”聚势发力,在打造城市发展样板的新征程上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迈上新台阶。

 

推动城市副中心控规加快落地。今年,一批重大工程的完工将高质高效筑牢城市框架。文化旅游区“湾里”项目将全部完工,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和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主体结构将完工,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具备通车条件,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也将逐步投入使用。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加快建设电投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信息港等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深化通亦协同,保障中芯京城二期建成达产、小米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实现量产。此外,我们还将聚焦“购物车”,打造消费新增长极,高标准建设“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

 

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我们将共建通州区北三县营商环境改革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办好潞河中学三河校区,持续深化通武廊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方面,副中心将加速北京绿色交易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债券等标准化金融产品交易,拓展碳账户、绿色项目库等绿色应用场景,推动首个ESG地方标准《北京市企业ESG披露准则》发布。积极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加快形成具有副中心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格局。

 

构建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通过不断深化“热线+网格”融合联动,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完成87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10个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科技驱动,夯实“数智城市”之基,构建城市大脑体系,加快推进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仿真平台等数字设施落地;确保九德路、孔兴路等一批道路竣工通车,试行中小学通学定制公交。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北大人民医院、东直门医院两个国家医学中心和区疾控中心建设。推进新开公办幼儿园6所,开展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加速推动“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优化养老服务资源供给,确保区养老院投入运营,新建10家养老服务驿站。加快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打造副中心职住平衡“舒适圈”。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