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甲辰龙年即将到来,全球不少品牌纷纷推出了含有“龙元素”的龙年限定、中国限定商品。近日,苹果也在官网上架了全新龙年款手机壳,售价498元。不过有网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里“五爪为龙,四爪为蟒”,这是“指蟒为龙”。“ #苹果龙年手机壳被吐槽指蟒为龙#”的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苹果官网推出的OtterBox Lumen 系列保护壳-龙年款

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据苹果官网介绍,这款手机壳由插画师 Yulong Lli 绘制,“用绚烂的牡丹烟火图案、卷曲流动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生动展现龙的勇猛精神,寓意喜庆吉祥。”从官网展示的图片来看,壳上所展示的龙图案,的确为四爪。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龙的爪子数量与象征意义都有所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并非一开始就有五爪,而是从三爪、四爪到五爪发展过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应该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的龙是几爪?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其形象在人们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演化。

 

关于龙的起源,《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上册)》描写到,远古时期,科学知识匮乏,人们对自然界充满了恐惧和敬畏,一些生物因行为独特或形貌非常,而被当作神灵的化身或氏族的祖先受到尊崇。古籍中有很多神灵方面的记载,它们既包括虎、鸟、蛇、鱼、蛙、古树等现实生物,也包括从现实生物中衍化出来的龙、凤等虚幻生物。

 

龙的神性可以自由想象,但它的外貌却离不开现实基础。资料显示,研究者对龙的原型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蜥蜴、鱼、鲵、马、牛、猪、鹿、熊、虎、蚕、蛴螬、松树、云、闪电、龙卷风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出,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长身而曲、有足或无足的神兽。


甲骨文中,“龙”的写法之一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龙的形态在文明产生之后的夏、商、西周时期仍存在多种面貌,直到战国、秦、汉以后,才逐渐统一。东汉时人王符总结出龙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直到宋以后,龙形才基本固定,成为集海、陆、空九种动物外形为一体的面貌,故《尔雅翼》记龙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中所绘的龙,尚属于龙的雏形,其面目较为温驯甚至呆萌,毫无威风凛凛的霸气。图绘它们拉着装饰华丽的仙车,在巨型鱼的陪伴下,载着美丽的洛神踏浪而去。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本 局部)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关于龙有几只爪子,《国宝档案》中曾提到,龙有五爪、四爪、三爪。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


元,蓝釉白龙纹折沿盘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再往前更远的周朝,讲究又不同。天子就用五爪龙,诸侯是四爪,再下面的士大夫就是三爪。


明正统,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金钟碗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至于我们常听到的“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则形成于清朝。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他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所以中国龙并非一开始就有五爪,而是从三爪、四爪到五爪发展过来的。


盘点“出圈”的“龙年限定”

 

龙年春晚吉祥物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2023年1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正式发布亮相。据悉,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情感共鸣,不仅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更多阅读《“龙辰辰”迎新春!2024年总台春晚吉祥物正式亮相》


龙年邮票



图片来自@中国邮政


《甲辰年》特种邮票近日发行,一套两枚,名称分别为“天龙行健”和“辰龙献瑞”,面值共计2.4元。据中国邮政微信公众号,“天龙行健”展现了一条昂首奋发的金龙,象征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辰龙献瑞”则寓意祥和圆满、福瑞安康,展现了龙腾四海的宏阔景象,表达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1月19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在纽约发行中国农历龙年特别版邮票版张,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邮票龙图案由中国设计师潘虎创作。邮票图案为中国工笔画风格的龙,附票为白色联合国标志及金色底色。

 

北京一卡通“龙纹玉佩卡”


图片来自@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


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北京一卡通公司发行“龙纹玉佩卡”,采用仿玉脂材料制成,造型为古代玉佩,可在全国336个地级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中使用。


更多阅读《北京一卡通发行“龙纹玉佩卡”,可在全国336个地级城市使用》


资料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CCTV4国宝档案、@故宫博物院、新京报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