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报称“致敬英雄”竞赛存在私设子赛项、层层转包、违规收费、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活动,被教育部撤销了资格。


据新京报报道,1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报称,经履行相关程序,决定撤销“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活动资格。从即日起,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及相关主体不得再举办“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活动。


通报称,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教育部对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查,群众举报基本属实,该竞赛存在私设子赛项、层层转包、违规收费、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致敬英雄”竞赛,是进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白名单竞赛项目。教育部将违规的白名单竞赛项目除名,撤销举办资格,是坚持对违规竞赛零容忍,有助于提高各竞赛主办方的规范意识,遏制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乱象。


实行竞赛白名单制度,目的就在于对竞赛活动进行动态调整。事实上,2022年,教育部就曾在名单公示阶段,取消了存在不良记录的“全国中小学生舞蹈比赛”。而在2020年,教育部还曾把因“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而饱受舆论质疑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清理出白名单。


对于进入白名单的竞赛活动,有关规定很明确,包括严格遵守公益性原则,切实做到“零收费”,竞赛结果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并严禁与招生入学关联挂钩。


但是,至今仍旧有一些竞赛主办方,想着怎样通过组织竞赛牟利,打着推广“白名单竞赛”的旗号,组织子竞赛,层层转包,收取“加盟费”等费用,甚至公然卖奖。


为此,家长只需交钱,就可以“包获奖”,让孩子拿到“白名单竞赛”获奖证书。还有的甚至是直接和学校进行所谓的“合作”,许诺给学校多少获奖名额,公开进行“钱名交易”。


在此情况下,白名单反倒成了买奖卖奖的官方背书。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竞赛的公平公正,让竞赛毫无公信力,被逐出白名单也是必然的。


据通报,“致敬英雄”竞赛主办方经多次约谈提醒,仍未妥善整改。这表明,其背后存在牢固的利益链。因此,有关部门也要关注这一竞赛被逐出白名单后的去向,不能任其变身为山寨竞赛,让不知情的家长、学生和学校继续上当受骗。


实行竞赛白名单制度的意义就在于,既打击违规竞赛,又鼓励、支持合法、规范的竞赛,这些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综合素质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而要规范竞赛,就必须铲除竞赛背后的利益链,让竞赛回归公益性。


“致敬英雄”竞赛被撤销资格,再次发挥了白名单的动态调整机制作用,而教育部这种对违规竞赛活动的零容忍态度,也警示其他竞赛组织者,不要再拿竞赛当牟利和利益交换工具了。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