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介绍,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能将养老服务从老年人周边,送到身边和床边,实现“就近就便”。不过,让这种设施真正嵌入到老年人生活中,还要针对性解决选址难、运营难、人才培养等问题。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嵌入式”不是一个新概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其中提到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也发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服务。

 

黄石松认为,在北京养老服务领域,“嵌入式”不是一个新概念,“北京提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也是同样的逻辑。”他说,从养老服务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原来的大型、综合养老机构有向小型化和灵活化转型、融入社区的趋势,这可以理解为“嵌入式”。同时,北京市99%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在智慧技术、康复辅具等的支持下,也有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这也可以理解为“嵌入式”。

 

黄石松认为,从服务老年人的角度来说,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选址靠近老年人,通过设施把养老服务从老年人周边,送到身边和床边。


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设施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强调“综合连续”

 

针对北京的老龄化现状,黄石松分析,2022年北京市已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叠加老年人口队列更替,“60后”进入老年期,今后10年是集中退休期,老龄化速度将显著加快,对养老服务提出新的需求。“但目前,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空置率在50%以上,老年人空间分布与养老资源的空间布局存在显著性错位。”他表示,“十四五”补短板的重点是失能、失智、高龄、特殊困难等群体的长期照护,堵点和难点在社区和居家。

 

《导则》强调了综合性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应能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根据《导则》,嵌入式服务设施宜为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等生活照护服务;设置具有短期托养功能的护理型养老床位,为老年人提供短期生活照护和康复服务。养老服务功能可根据居民使用需求,布局生活照护、康复服务、多功能活动等功能用房。

 

“以前北京也在做这方面工作,但是由于选址难等原因,规模相对较小、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碎片化。《导则》强调的嵌入式综合体从提供的服务内容上来讲是综合连续的,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黄石松表示。

 

建议由政府无偿或低成本提供房屋用地,解决选址难

 

如何落实文件要求、把养老服务真正嵌入到老年人的生活中?黄石松认为要解决三个难题。

 

“首先就是选址难。为了满足服务老人的功能,设施对于交通、环境、绿化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要在北京,尤其是中心城区找到相应规模的房子、土地,不是易事。”黄石松分析,选址确定后,还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设施正常运作,“嵌入式综合服务设施内容广泛且全面,可能不是单个运营商能运营下来的,所以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此外,养老服务人才短缺是一个棘手问题,“实际上我们建设施,只要资金跟上了,就会相对容易,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黄石松建议,运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街道(乡镇)党委、政府主导进行设施选址,民政等职能部门予以配合。由政府无偿或低成本提供房屋用地,解决选址难的问题。

 

“在运营方面,运营企业不要追求太高的利润,企业让一点、家庭和老人出一点,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志愿服务等机制再给一点,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为老服务合力。”黄石松强调,技术创新也很重要,只有全面提高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黄石松认为,没有必要搞一刀切,把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都搞成综合体。社区嵌入式机构运营要求更为灵活、“小而美”的组织形式,更容易做到“就近就便”、公平可及。但目前政策在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准入资格认定、补贴发放等方面,对规模要求比较高,造成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应释放一定弹性,让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

 

针对人才培养的问题,黄石松认为,首先要稳定既有人才队伍,想办法更好地满足其合法权益,提升他们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积极性,稳定他们留下来的意愿。也要建立科学完备的职业体系,提升年轻人从业积极性。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王景曦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