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土耳其议会。图/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23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以287票赞成、5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批准了关于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预计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将在几天内正式签字同意瑞典“入约”。


在扯皮20个月后,土耳其这个瑞典“入约”的最大阻力终于消失。现在挡在瑞典“入约”面前的,只剩下匈牙利一国。瑞典距离加入北约只剩最后一步,而北约从东扩到北扩也只剩下最后一步。


土耳其为何突然放行


自2022年5月瑞典申请加入北约以后,土耳其曾持强烈反对态度,并与瑞典陷入了长达一年半的外交僵持。如今为何突然对瑞典“入约”放行了呢?


因为土耳其充分利用北约须在“一致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吸纳新成员的章程,从瑞典基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在2022年5月16日瑞典提出“入约”当天,埃尔多安就对外表示:“我们不会同意那些对土耳其实施制裁的国家加入北约。”以此向瑞典提出了第一次要价。


2019年,土耳其发起“和平之泉”行动,跨境叙利亚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 随后,瑞典宣布对土耳其实施制裁,禁止向土耳其出口武器,导致两国关系紧张。而在埃尔多安提出第一次要价5个月后,瑞典就宣布解除了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


但到了2023年1月,因为瑞典政府批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支持库尔德工人党的多场示威活动,引发土方强烈不满,土瑞关系再度紧张。之后,土耳其又提出了遣返库尔德工人党成员、遏制库尔德工人党在瑞典的活动等要求。瑞典虽然拒绝了土方要求,但同意研究修改相关法律,禁止公开焚烧《古兰经》,适当程度上作出让步。


到2023年7月,土耳其在北约峰会再次提出要价,即以购买40架美国F-16战斗机为条件,换取同意瑞典“入约”。埃尔多安称:“美国在 F-16上的积极进展将加速我们土耳其议会在瑞典问题上采取积极立场,这些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尽管美国国会表示只有土耳其批准瑞典加入北约,才能批准出售F-16,但是拜登政府其实暗中同意了这一交换条件。


在土耳其与瑞典、美国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曾对土耳其实施武器禁运的芬兰也取消了制裁。可以说,土耳其基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资料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议会大楼外悬挂瑞典国旗和欧盟旗帜。图/新华社


匈牙利是否会守最后一关


土耳其放行后,瑞典“入约”只剩下匈牙利一关。


此前匈牙利政府曾表示,多年来瑞典对匈牙利持敌对态度, “一再热衷于通过外交途径批判匈牙利”,因此阻止匈牙利议会批准瑞典“入约”程序。


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批准瑞典“入约”申请后,匈牙利也作出了反应。匈牙利总理欧尔班1月23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已致信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邀请他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讨论瑞典“入约”事宜。1月24日,欧尔班通过社交媒体又表示,他在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通电话时说,他支持瑞典加入北约。欧尔班说,将继续敦促匈牙利国会投票赞成瑞典加入北约。


但就在媒体纷纷猜测匈牙利可能很快将批准瑞典“入约”时,瑞典外交大臣却表示,没有理由与匈牙利就“入约”问题进行谈判。


此前外界普遍认为,匈牙利与土耳其不同,与瑞典的双边关系之间不存在明显障碍,因此有可能跟随土耳其的行动,在土耳其之后批准瑞典“入约”。


其实瑞典与匈牙利有的谈。去年,欧盟以匈牙利是“不完全民主国家”为由,冻结了应向匈牙利发放的约320亿欧元的发展基金和新冠纾困资金。但为换取匈牙利支持欧盟向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援助,又解冻了102亿欧元款项。要解除剩余被冻结款项,匈牙利需要其他欧盟成员国支持。


如果瑞典冷对匈牙利的对话邀请,其“入约”有可能再次被拖延。即使匈瑞双方展开相关对话,也需要一定时间。所以,瑞典虽距“入约”仅差最后一公里,但也不好打保票。


▲资料图: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左一)检阅演习部队。图/新华社


加剧地区安全风险


虽然瑞典还未走完“入约”全程,但实际上已是没有名分的北约成员了。


去年3月,瑞典与挪威、芬兰和丹麦在德国北约军事基地签署了建立联合空军建设的意向书,准备建立有400多架战斗机的四国空军联队,在北约框架下开发联合空战概念,并与北约空军互联指挥体系和装备。


此外,从本周开始,北约将举行为期长达4个月、代号 “坚定捍卫者2024”的军事演习,这是冷战结束后北约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共9万人参加,除北约31个成员国外,瑞典也将参加。


过去,芬兰与瑞典是北约北部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如今随着芬兰“入约”和瑞典事实“入约”,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将进一步陷入紧张和复杂局面中。


冷战结束后,北约5次东扩,加上芬兰“入约”1次北扩,6次扩容从冷战前的16国扩到了31国,成员增加近一倍,但这种针对性的战略挤压并没有让欧洲安全局势好转,反而引发更大的安全问题。


就此来看,就算瑞典最终“入约”,北约扩容到32国,恐怕也降低不了欧洲的风险系数,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不确定性。


撰稿/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迟道华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