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博物馆”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北京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27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在今年北京两会上,“类博物馆”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柳淳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企业在兴建文化空间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供给,也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对口人才,导致在规划、设计、建设和后续运营上出现很多问题。她建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组建专业人才智库,为企业兴建博物馆、美术馆、新型艺术机构等提供专业支持。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柳淳风。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类博物馆”或将成为北京文化消费业态的新载体

 

记者了解到,27家“类博物馆”中,既有全国首个有关声音艺术的博物馆——声音艺术博物馆,也有与食文化相关的北京果脯博物馆、北京永丰二锅头酒博物馆,还有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北京草桥插花艺术博物馆等。

 

柳淳风表示,“类博物馆”指具有或具有部分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的场馆。北京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以来,今年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类博物馆”的提法和数据。“‘类博物馆’和大家认知的博物馆还有一些区别,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体验场所,包括艺术空间、艺术机构等,都可以叫‘类博物馆’。”柳淳风说,“类博物馆”未来将成为北京文化消费业态的新载体。


她表示,经济转型时期,很多企业出于调整业务布局、塑造企业形象的考虑,开发建设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空间,位于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不能只靠现有的备案博物馆,将来还要靠很多“类博物馆”来支撑,同时“博物馆之城”建设也为“类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她认为,未来“类博物馆”建设一定是博物馆群落的重中之重,也是北京商旅文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但是很多企业在兴建文化空间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供给,也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对口人才,导致在规划、设计、建设和后续运营上出现很多问题。“这个行业确实非常专业,人才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一些企业盲目建设博物馆,容易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很难建起来。二是虽然建起来了,但路线是错的,这样会打击他们的信心。”


柳淳风说,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她提出了《关于加大对民营博物馆、类博物馆机构的知识帮扶的建议》,建议由市级、区级的相关主管部门牵头,集结博物馆、美术馆方面的专业人才形成智库,为企业提供支持。同时呼吁民间公共文化空间成立行业联盟,比如博物馆联盟、美术馆联盟,实现馆藏互借、人才流通。


线上展览不是线下展览的补充,值得深入研究


去年是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中国美术馆推出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通过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现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柳淳风介绍,去年中国美术馆彻底开放,观展人流达到了顶峰,每天进馆的人甚至排到了美术馆后街。今年,预计中国美术馆也将迎来观展高峰,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家将陆续来到中国美术馆办展,“现在我们正在布置一个很热闹、也非常值得看的展览,就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春节大展。在这个展览上,将汇聚全国15家重点美术馆的重要藏品,我们也会拿出‘镇馆之宝’。希望市民们春节来美术馆过大年。”柳淳风透露,“每年大年初一,吴为山馆长都会在美术馆的台阶上为大家写福字。”

 

据介绍,疫情期间,中国美术馆做了很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比如将展览策划转为线上。此前从未涉及的虚拟空间、VR展厅,现在得心应手。但她也表示,线上和线下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艺术品更是如此。艺术品是艺术家长期智慧经验的提炼和梳理,所展现出来的成果是艺术家智慧、审美、思考的结合,因此还是要看原作。

 

“当没有条件看线下展览的时候,大家想要了解艺术的机会不能被剥夺,所以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通过媒介在线上塑造了跟线下完全不一样的展览,传递一个新的故事,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柳淳风说,因此线上展览不是线下展览的简单补充,“它是一个独立的载体,所以要研究它的特点,虚拟的展览向人们传递出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这种感觉要抓准的话,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领域。”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