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故宫专家的指导,我们学习了文物修复的基本方法,感受到了故宫专家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3级硕士生杨纪萌说道。近日,“故宫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保护实习项目”总结会召开,来自故宫、央美的专家和老师们一起总结经验,并对未来合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测绘、绘制细节图、协助修复文物、整理影像和影视资料……为服务社会发展,深化学科建设,央美人文学院(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联合主办“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实习项目”,自去年暑假开始,央美26名学生来到故宫博物院实习,在为文物保护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央美人文学院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密切合作,开展了讲座、培训、教学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初步探索出一条以美术学科介入文化遗产领域的路径。与此同时,央美不同院系、专业背景的学生也展开跨学科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考验耐心、磨砺心性,“感觉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故宫人”

宁寿宫花园位于故宫东北区域,是乾隆皇帝为自己修建的养老之所,故又称“乾隆花园”,共有四进院落,27座主要建筑,萃赏楼、符望阁、倦勤斋、碧螺亭等著名建筑都在其中。乾隆花园的每个院落、每座建筑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有一半以上建筑从未向观众开放。自2002年起,故宫博物院与美国世界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 WMF)合作,聘请世界顶级保护修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目前已成功地修复了倦勤斋、玉粹轩、符望阁等建筑的内檐装修,并正在积极推进前三进院落的保护研究工作。

“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实习项目”负责人、央美人文学院讲师段牛斗介绍,项目自2023年3月20日启动,共选拔各院系的26名学生参与,分为测绘组、彩图组、修复组和视频组,涉及勘察测绘、协助文物修复以及资料整理等文物保护工作环节,实习项目的主要内容已于2023年9月上旬基本结束,目前部分学生仍在继续实习。


2023年暑假,央美学生开始在故宫进行测绘。图/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教学联盟

“我们满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物的责任,跟随故宫专家学习并掌握了基本修复技艺。”央美人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马奔宇表示,大家都有文物保护的意识,也很好学。实习中,他们近距离观察了乾隆花园的小木作构件:由于受到两百多年时光的侵蚀,漆皮以及地仗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表面积尘严重。故宫的专业老师现场进行实操,向他们详细讲述了小木作的修复方法。

因为感兴趣,也与专业相关,在此次实习前,故宫就是马奔宇常去的地方。“我在中学时看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特别火。那时刚好是自己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也会想, 要是自己身在其中,会不会像他们一样沉下心来做这件事,而且是坚持数十年。”马奔宇说,实习时他每天一大早赶去故宫,下午才回,“沉浸式的体验与之前简单的参观完全不同,感觉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故宫人。”他表示,文物修复考验耐心、磨砺心性,希望自己既有实践经历,又有理论储备,能在今后继续为这项事业贡献力量。

除了跟随故宫专家学习修复技艺外,杨纪萌还参加了影像资料整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对乾隆花园项目最近十多年修复过程中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识别、命名,方便存档和管理。

杨纪萌介绍,资料整理涉及很多建筑修复的专业名词,如果不是日常用到的,就需要查阅相关书籍,或是请教故宫专业老师。“平常我们都是隔着玻璃或者是隔着手机屏幕看文物,实习中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还能看到历史资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收获。“她表示,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可以看出故宫修复工作严谨、科学,涉及很多步骤,每个步骤有多名专家讨论,制定方案再去尝试,这种严谨敬业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


“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实习项目”负责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赵鹏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图/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教学联盟

跨学科、跨行业合作,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此次参加保护实习项目的26名实习生,分别来自人文学院、修复学院、建筑学院和城市设计学院。

“虽然学生之前也测绘了很多古建筑,但是能到故宫进行测绘,机会难得,我们派出最优秀的学生参与其中。”央美建筑学院副教授范尔蒴表示,建筑学院一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研究和弘扬,包括建筑史、园林史,古建筑测绘、古村落测绘等在内,学院开设了很多传统文化建筑课程。此次实习中,建筑学院学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记录古代文物建筑现状,把文化遗产通过图纸记录的方式保留下来,这对文物保护和研究都有帮助,“在故宫测绘,不仅是对测绘技法的学习,也是对古人营造的哲学精神的思考。”

央美修复学院设有“文物保护与修复”本科专业,与故宫的很多项目专业对口。“报名的学生特别多,在筛选的过程中优中选优,考查综合素养。”央美修复学院副教授董卓告诉记者,修复学院对学生有4种基本要求:绘画能力、鉴赏能力、科学家的理性视角以及工匠精神,“具备了学识和学养,还必须坐得下,能传承下去,就是工匠精神。”在实习项目中,学生们采用绘画手段把已有文物进行再次描摹,包括那些观众无法看到的局部细节,如果有需要,可以用来对外展示。

他表示,在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里,“保护”是第一位,一些需要“抢救修复”的文物,须进行多次研究和讨论,确定方案。故宫专家有着丰富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经验,学生们在为文物保护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在将文化遗产教学和研究融入故宫文物保护事业的同时,老师们也在思考关于教学课程设置、社会化程度等问题,寻求多元化发展模式,让学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

范尔蒴指出,建筑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受行业影响,学生关注未来就业问题,因此,现在学院在整个大行业背景下也做了一些转向,鼓励学生进行历史建筑改造、城市更新和文化遗产研究。

“以此次实习项目为契机,我们已经建立‘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教席计划’和‘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教学联盟’,形成长期合作机制。”段牛斗介绍。


记者了解到,2023年12月,由段牛斗负责的“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教席计划”入选了2023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段牛斗表示,人文学院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院系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促进跨学科合作和建设,形成文化遗产学术共同体,并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现在学科越分越细,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为研究、实习和就业提供便利。”


新京报记者 苏季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