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郑艺佳)1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绿皮书指出,2023年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将达到54.07亿人次和5.2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和91%。

据绿皮书数据,自2023年春节以来,旅游需求快速复苏,形成强劲增长。从调查数据看,2023年以来,超97%的受访者有旅游行为,较2020年增长15.5个百分点,家庭人均旅游花费为4984元,按可比口径较2020年增加1189元。

微观的旅游消费的增长投射到大规模的市场尺度上,将呈现巨大而显著的消费拉动效应。2023年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将达到54.07亿人次和5.2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和91%,2023年全年旅游消费将比2022年增长超过3.16万亿元,这一增长量相当于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18%。

与2020年8月的全国性调查相比,本次调查也发现了旅游需求的一些新特征。例如与过去相比,2023年以来,受访者旅游消费支出增加项目中排名前三的依次为住宿消费(77.8%)、餐饮消费(71.9%)和购物消费(45.0%)。受访者增加交通消费(35.2%)和门票消费(27.1%)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增加娱乐消费(8.3%)支出的最少。

同时,“95后”群体在旅游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日渐显现,这个群体最易受数字媒体影响,具有迅速集中和放大市场热点的作用。2023年以来的“进淄赶烤”美食游、“特种兵式”打卡游、心灵疗愈“寺庙游”、“Citywalk”深度游等诸多旅游热点,其后都有这一群体在起助推的作用。“95后”群体作为市场主体,将对未来旅游业格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绿皮书还指出,在城市度假、乡村休闲以及旅行化的趋向下,单体旅游要素面临更大的机遇,比如酒店、餐饮、康养、娱乐等,可以脱离开旅游产品或线路而独立生存和发展,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与之相对应,依托旅游产品或线路,或者功能被替代的要素则面临巨大挑战,比如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旅游小镇。这些要素多是吸引物,在之前是各地最为重要的旅游要素,是旅游要素产生组合的基础,但重要性在快速下降。现在说“无景区旅游”未必一定成立,但“无景区旅行”已经大量存在,并逐渐成为主流。

绿皮书总报告撰稿人宋瑞、冯珺指出,2024年应把握关键契机释放旅游业潜力,需要巩固并扩大旅游市场,以制度建设保障旅游企业效益,打造现代化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加速实现旅游业对外开放。其中,特别需要重视游客消费心理、消费能力、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在内需和流动性恢复缓慢的市场环境下,科学研判并积极应对“反向旅游”“平替旅游”、虚拟旅游等消费倾向对传统旅游市场的挤出作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