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7日,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刚过不久,温暖湿润的江南水乡里,57岁的徐法明正在给冬小麦施肥。走过干净的村庄和整洁的田埂,麦田青绿,水塘清澈,宽敞的村道两旁种满绿树鲜花。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由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徐法明所在的浙江平湖广陈镇龙兴村,正是在“千万工程”中,改变了村庄面貌的一个水乡村落。从2018年开始,一场从农田治理开始的乡村整治和提升,一点点地改变着这个村庄的面貌,五六年中,水清岸绿的乡村,又回到了徐法明的生活中。

 

2024年春天,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当事人,探寻这场美丽村庄建设背后的故事,也讲述“千万工程”带来的乡村之变。

 

治理后的龙兴村,一派江南水乡的风貌。受访者供图

 

污染物,其实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平湖毗邻上海,和上海只有一河之隔,广陈镇是浙江省首个“农开区”,密布的水网间,连片的稻田中,一个个村庄点缀其中,一派江南风貌。

 

2018年,张晴雯和团队的同事、学生们来到平湖,在平湖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启了一场农田面源污染的攻坚。

 

“面源污染”,一个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的词汇,主要指那些没有具体源头的污染,和点源污染相对应。农田污染是典型的面源污染,没有排放点,但任何地方都可能是排放点。对他们来说,找到乡村污染的根源,是开启攻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让村庄变美的前提。

 

进驻到村里,他们开始检测每一块农田、每一条沟渠河道、每一个池塘湖泊,按时取样、检测,跟踪那些“污染物”的走向,它们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

 

在长时间的取样检测之后,张晴雯和她的团队,逐渐摸清了农田污染的来源和排放过程,他们发现,农田中普遍施肥过量,累积的肥料等,会随着稻田的灌排水、雨水等,流入沟渠、池塘等,最终汇入河道,而由于当地水流平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又相对较弱,所以污染物聚集越来越多。

 

在徐法明看来,河水变得浑浊,可能和水底的淤泥过多有关,在过去,乡间的农人们每年都会把河泥挖出来,挑到农田里,富含有机质的淤泥,是上好的肥料,但随着化肥、农机等现代农业技术、农资和农具的应用,已经很久没有人挑河泥了。

 

张晴雯他们的调查,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徐法明的想法。在她看来,许多农业污染物,本质上其实都是过剩的肥料,或者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当地的农田并不缺养分,农民习惯大量使用肥料,尤其是化肥,他们认为这有助于产量的提升,但实际上,农作物消耗不了过多的肥料,肥料的分解也需要过程。因此,当施肥过多,过剩的肥料就会通过流水进入河道,河道的养分越来越富集,滋生了更多的微生物、水生植物等,它们死亡后,又会变成有机物,留在水中。

 

从农田开始,创造一个生态新模式

 

了解了污染的来源,张晴雯和团队同事们,为龙兴村制定了一个全程清洁化生产的模式。


他们觉得,一套新的生产技术和模式,可能更适合这个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通过治理项目,短期内取得效果,但又要承受远期可能恢复污染的风险。

 

这套新的体系中,减少农业投入和提升农业效率同时并行,减少投入,可以降低环境的负担,而新的技术,则可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用更少的肥料,获得更高的产出。而要让农民认可新的技术和生产模式,就需要提高生产效益,通过品牌培育等,让农民有更高的收入。

 

徐法明是最早采用新技术模式的农民之一,从15年前开始,他在村里租地种粮,最多的时候,种2000亩地,全程机械化生产,如今,也还种着1000多亩地,每年两季,水稻和小麦轮作。

 

在平湖市当地,农田一年普遍播种两季,小麦和水稻轮作。受访者供图

 

在徐法明的地里,水肥管理从播种就开始了,张晴雯帮助他们引进了新的插秧机,可以在插秧的同时精准施肥,同时和当地肥料企业合作,开发新的绿色肥料,精准管控所有的施肥、灌排水环节。

 

平湖市农业农村局的资料显示,为减肥减药,自2020年起,平湖推广相关集成技术,一年间,平湖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2017年分别减少22.5%和30.1%。

 

蒋嫄可是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的研二学生,2022年,在北京学完理论课程后,她就和老师们一起,常住在平湖,监测水肥的每一点变化,和农民们一起下地干活。

 

每一次灌排水、每一次下雨,每一次施肥,蒋嫄可和同学们,都要下地采样,采集土壤、水体等,监测污染物的指标变化,而每次采样,至少要采五六十个点。在2023年,整个一年中,他们发现,各个指标都在缓慢地下降,实际上,在她到达平湖之前,这里的水质就已经达标了,如今在做的,更多是持续性的实验。而是否能持续,是这场乡村生态治理最大的难题。

 

水变清了,村庄也回到了当初的模样

 

在龙兴村,一场全面的环境治理工程同步展开,政府、科学家、企业、村庄等一起,共同改变着村庄的每个角落。

 

当来自农田和村庄的污染物不断减少,沟渠的治理接踵而来。2020年,平湖以广陈镇为试点,投资85万元开展水稻清洁化生产,通过将周边17个退养鱼塘以生态沟渠进行串并、打通。同时,在池塘及沟渠内,种植莲花、菖蒲等水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片“水下森林”,在各个重要点位,承担着净化水体的功能,让农田尾水分区域净化、循环流动。同时,那些岸边的植物,开花时一片姹紫嫣红,点缀着水乡的农田和村庄。

 

据介绍,此后一年中,当地农田退水中的总氮、总磷分别减少了30%以上。而这一方法,是当地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的模式之一,类似的模式一共有四种,覆盖种植面积1077亩,亩均节本增效120元以上。

 

2021年,平湖市开始全面推广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目前已经推广10.45万亩。

 

新兴的科技装备,也加入了这场改变村庄的工程,在当地,一个全天候监测环境的数字平台已经建立了起来,通过遍布田野的监控设备,水体、土壤等环境的每一点变化,都会反映到后台的数据库中,随时为村庄的治理提供参考。平湖还在全市建起了9个水稻虫害智能监测点,通过构筑一个完整的虫情监测网络,减少农药的“用武之地”。

 

从农田到河流,最短的距离可能只有100米左右,在龙兴村的时候,蒋嫄可几乎每天都要走很多遍,慢慢熟悉每一块农田,熟悉河底的水草和河边的鲜花,而这样的工作,她会一直做到毕业的那一天,那时候,还有更多的师弟师妹,接替她的工作。

 

从育秧到收获,从生产管理到环境监控,张晴雯和她的团队,正在打造一个标准化的技术规范和体系,在她看来,龙兴村并非孤例,在龙兴村的实践,应该为更多的地方提供借鉴和指导。从污染难治到重回青绿山水,龙兴村的故事还会讲下去,讲给更多地方、更多人听,就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方式一样,从一个村庄,到千村万村,建设更多的美丽乡村。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