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万工程到村超、村晚,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地方基层的经验被发现和重视,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事物。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表示,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提到了村超、村晚、村BA等,这些都来自基层的做法,在基层实践中行之有效,真正体现了因地制宜、群众欢迎、成了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取得实效。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秀荣,在信心与繁荣——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上演讲。


千万工程,把乡村全面振兴落到实处

    

新京报:今年一号文件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特点?

 

何秀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近三年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中篇幅最短、条文最少的一个,但主要内容与前两年的一号文件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粮食安全和基本农产品保障、巩固脱贫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党的领导等几个要点。

 

新京报:从政策延续性上看,今年一号文件有哪些具有延续性且有更新的?

 

何秀荣:中央的三农政策是有延续性的,今年一号文件的内容也是有延续性的,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今年比较突出的新意,一是号召“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这是以前没有的。“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我认为主要是把乡村全面振兴落到实处。二是现在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前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我自己感觉,这表明前一时期的乡村振兴取得了成绩,现在到了将乡村振兴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阶段了,这也是“千万工程”由点及面、循序渐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推进方式。

 

有力有效,基层做法进入中央文件

 

新京报:今年的文件依然强调,“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否意味着,规模性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

 

何秀荣:这不是今年一号文件新提出来的,前两年一号文件也都有这部分,这是赢得脱贫攻坚战以来一直强调的,现在依然在巩固成果的过渡期,自然就作为工作关注重点。目前规模性返贫的现象没有出现,但风险依然存在,并且压力很大。打工收入依然是脱贫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增收贡献较小、民政兜底能力也有限。目前宏观就业严峻局面会影响到脱贫群体的城市打工收入,乡村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乡村打工收入也面临压力。所以就业和收入就成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主要途径。

 

新京报:除了这些延续性的政策外,今年的一号文件也有一些新的名词,如科技小院、千万工程、村BA、村超、村晚等,这些新现象为何会进入一号文件?

 

何秀荣:这些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来自基层的做法,在基层实践中行之有效。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出台了很多东西,比如政策、行动、工程、规划、项目等,但不少在各地实践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进入一号文件的新名词,则在基层实践中真正体现了因地制宜、群众欢迎、成了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取得实效。今年一号文件题目中使用了“有力有效”一词,这些新名词就体现了“有力有效”。我想,这大概是这些新名词能进入一号文件的原因或文件用意吧。

 

产业发展,仍有可持续问题待解

    

新京报:乡村振兴中,产业总是备受关注,乡村振兴推进到现在的阶段,产业的发展和以前有何不同?

 

何秀荣:产业是乡村活力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可持续性的基础。以往说到乡村产业发展,目光总是放到农业产业上,今天我们发现,仅仅发展农业产业是难以普遍支撑乡村振兴的,因为今天的长期发展中,农业发展速度是赶不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乡村只有走产业融合以及发展适合乡村地区的非农产业才能使乡村经济和居民收入跟上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这是当前和未来乡村产业发展与以前不同的主要差异点。

 

新京报:当前还有哪些突出短板?

 

何秀荣:各地的乡村振兴确实有了很大进展,这点连普通百姓也很容易感受到,比如各地的乡村在变美,以前好玩好看的地方似乎都在外地、在特定地点,现在发现自己周边就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周边的乡村变美了。但大家都知道,乡村振兴离不开资金投入,目前乡村振兴有两种资金推动力,一种是财政资金推动,另一种是社会资金推动。目前很多地方的乡村振兴是依靠财政资金推动的,这就存在一个可持续问题,财政是堆砌不起乡村振兴的,更别说持久了;即使财政能够持续投入,也可能出现一个美丽乡村没有人的问题,尤其没有年轻人的问题,再美丽的地方若没有产业,也就渐渐没有人气了,发达国家有不少乡村就处于这种状态。乡村振兴如何吸引社会资金和加大市场因素极其重要。

 

突破瓶颈,营造优良的乡村产业环境

    

新京报: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困难有哪些?

 

何秀荣:当前多数乡村产业发展都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和困难,一方面是宏观大环境的原因,城市经济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乡村产业自然不可能独身事外。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产业手段在发生较大变化,进一步挤压了乡村产业的传统空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大大缩小,乡村产业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需要资金。另一方面是乡村产业微观层面的困难,乡村产业发展原就有很多困难,现在人才和建设用地上升为瓶颈困难。很多人认为乡村不缺土地,事实上乡村产业发展很难得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局限了乡村产业发展空间。

 

新京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何秀荣:农业是没有城市竞争的乡村传统产业,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发达地区的农业也具有很大的提质增效空间。但乡村融合产业和非农产业发展严重缺乏懂市场会经营的人才。人才竞争在全球各个领域激烈发生,只是不同层面所需要的人才级别不同而已,乡村也不例外,技术、资金、产品、市场问题实际上是与人才密切关联的,乡村时刻发生一个能人带活一个企业、一片乡村的故事。克服乡村产业发展的困难,宏观上要营造利于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微观企业或经营者要真正领悟和践行习总书记强调的乡村产业发展的“土特产”优势。乡村产业有的基本上没有城市经济竞争者,如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业等,只存在乡村竞争者;但有的产业存在遇到普遍的竞争者,比如非“农业+”或“农村+”的产业和产品。乡村如何与企业家合作双赢,是缓解乡村产业发展困难的有效途径,因为企业家拥有乡村普通经营者所缺乏的人才、技术、产品、人脉、资金、市场等优势。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