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供给保障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文件第一部分仍然聚焦国家粮食安全,要求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新一年的产量目标持续锁定在1.3万亿斤以上,此外,大面积提高单产,也是今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

 

2024年,数以万亿斤的粮食产量从何而来?我国三大主粮在单产提升方面还有怎样的潜力?我们距离粮食产量的天花板还有多远?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解读了这份最新的中央一号文件。

 

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第一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在去年,文件要求“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今年,文件在去年的基础上,提出了“扎实推进”的要求,那么,过去一年,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如何实现“扎实推进”?

 

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看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对新发展阶段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讲述,在过去一年,我国在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上,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 。受访者供图

 

“通过深入推进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着重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2023年我国实现全年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这也是我国全年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刘录祥特别提到,这也得益于我国在去年实施了100个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以及200个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的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了10%以上,可以看到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刘录祥指出,今年要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就意味着要在2023年试点推进玉米和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基础上,把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扩大实施作物种类和范围。

 

“例如,2024年将再增加100个玉米、100个小麦和102个油菜整建制推进实施县,更加突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等先进实用技术与产品的集成应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等,培育一批规模种植和服务主体,以点带面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刘录祥说,同时,在政策保障上,还将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扶持力度,和高性能农机等关键技术装备的补贴政策的落实落细,确保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

 

当下比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

 

自2004年起,我国已经连续迎来了二十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节节攀升,从当年全年粮食产量9389亿斤,增长至近1.4万亿斤,年粮食产量实现了近1.5倍的增长,也已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回顾去年,实现“二十连丰”的过程尤为不易——夏收时节,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秋粮生产关键期,华北东北局地又遇严重洪涝,西北局部的秋粮也曾在干旱中挣扎。“这一年实现1.3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目标属实不易。”刘录祥强调,“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来化解耕地资源不足、气候变化影响等突出矛盾。”

 

在进一步解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视单产的背景原因时,刘录祥介绍,粮食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面积是基础,单产是关键。回顾过往,在经济和城镇化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刘录祥告诉记者,我国2021年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36亩,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我们已经不能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了,所以中央很早就出台了18亿亩红线的耕地保护政策。去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强调指出,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

 

实际上,最近五年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强调的内容。今年文件明确将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要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等措施。在刘录祥看来,文件明确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建立在成功的实践基础上的。他以上文中提及的玉米、大豆重点县整建制推进政策举例,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了73%,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加持”下,显著提高了关键技术措施到位率,成果可见一斑。

 

刘录祥也向记者介绍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案例:2023年作科所在西北、东北、黄淮海项目实施区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100多块千亩片、万亩方面积上,玉米平均单产都超过了1100公斤/亩,在全国19个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县累计示范面积163万亩,亩均增产100-150公斤,效果十分显著。

 

玉米:更大的增产潜力正在“兑现”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23年,我国全年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比上年增加1723.2万亩,增长2.7%,玉米单产435.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4公斤,增长1.5%,而在最终产量上,玉米达到了5776.8亿斤,比上年增加232.8亿斤,4.2%的增长量,让玉米在三大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上,几乎“一骑绝尘”。

 

的确,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玉米是重点作物之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看来,作为碳四植物的玉米,光合效率更高,增产潜力更大,也比小麦和水稻更容易获得高产。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受访者供图

 

谈到2023年玉米产量的提升,李少昆认为有三点主要原因。首先他谈到的是坚持政治站位,在中央高度重视、党政同责的前提下,2023年玉米的增产几乎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项惠农政策、财政支持、项目补贴,也调动了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第二点,李少昆谈到的是天气,尽管2023年遭遇了局部低温、洪涝、旱涝、干旱等等问题,但总体来说天气有利于玉米的生长,特别是这一年霜期推迟,玉米的灌浆时间更长,千粒重高,也有利于增产。

 

最后,李少昆谈及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帮助,一方面是精准调控技术,用更少的资源,营造最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另一方面是通过玉米密植技术,去年在新疆、东北、黄淮海等地区亩产产量都实现了突破,特别是新疆地区总产增量以及播种面积增量全国第一。”李少昆谈到,种植密度的差异,是造成我国玉米单产产量落后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增密度听上去不难,但是要知道它会带来后期玉米的倒伏、空杆、抗逆性降低,而密植技术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玉米的增长潜力正在“兑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新疆地区种植的玉米在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十万亩方单产分别创出1545.94公斤、1427.66公斤、1300.67公斤、1117.4公斤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李少昆讲述,这一年,他也多次前往新疆伊犁州等地区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

 

在专家的视角下,新疆地区有着优于其他玉米产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较轻,具备灌溉条件,是最适合种植玉米的。”李少昆告诉记者,新疆对于全国玉米生产的贡献不止在于产量,“其实正是因为新疆独特的地理优势,许多种植理念和技术,最初都是从这里开始探索、应用的,很多成熟的种植经验也是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各个产区,而未来,从这里走出的经验、技术,还会更多。”

 

水稻:专注单产,也看重品质

 

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每年水稻产量对我国年度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可达到40%左右。2023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4.34亿亩,单产可达到475.8公斤/亩,总产量为4132.1亿斤。

 

新京报记者对比近六年来的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发现,其实在六年中的大多数年份里,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同比减少的。具体从数据上来看,我国2018年稻谷面积4.53亿亩,2023年面积则为4.34亿亩。

 

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春春告诉记者,纵观过往,许多年份水稻面积的缩减,实际上很大程度源自于我国主动性地结构调整,例如同季作物里玉米大豆的扩种;也有一小部分原因在于不同年景里的自然灾害。“还有一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就是农民在效益面前所作出的选择。毕竟如果种植双季稻,双抢期间效益有限,比较费工费力,客观上也影响着农民的种植意愿。”


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春春。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春春回忆,由于上世纪末产能过剩,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一度位于低谷,此后通过各项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产能开始稳定提升,直至最近九年,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粮食安全成为国家战略,我们国家的粮食种植面积不会再出现如二十多年前一样的大起大落。”徐春春介绍,2024年在我国水稻生产和供应充足的当下,提高水稻单产仍是科研工作的重点。“随着粮食食品供给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于稻谷本身的需求量或许没那么高了,但大米仍然是我国14亿人的最主要口粮。这也促使着我们对于大米的生产目标从仅仅关注产量,到现在关注产量和品质。”

 

但在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眼中,水稻育种过程里,产量与品质往往最难兼得。“优质的稻米,往往产量没那么高,而高产的品种,往往风味上就始终要差了一点。”徐春春说,这是世界范围内专家们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国内许多科学家正在主攻的方向。

 

徐春春谈及水稻单产提升的潜力,称最重要的即是品种的创新,我国水稻产量每一次迈上新台阶,都与品种创新息息相关。而在品种创新之外,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提升,农业作业机械装备设施的普及,也都是提升单产的潜力所在。

 

小麦:产量增长的核心潜力在于品种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第二大口粮作物。我国小麦常年生产面积稳定在3.5亿亩左右,处于世界第三位。

 

刘录祥告诉记者,我国小麦的总产量和大面积单产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远高于印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小麦主产国。但由于土壤、气候、种植制度的复杂性和管理技术的差异性,使得国内不同生态区之间及同一生态区不同农田之间小麦单产差距很大。

 

具体到各个方面,刘录祥指出,从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看,2022年我国小麦平均区试亩产为475.1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390.4公斤高了84.7公斤。从生态区域看,2022年黄淮海麦区平均亩产约430公斤,西南麦区平均亩产约230公斤,相差200公斤。而从种植类型看,我国冬小麦平均亩产比春小麦高94.6公斤,水浇地小麦比旱地麦高86.8公斤。此外,刘录祥表示,不同地区因种植制度、栽培模式、技术到位率等因素,单产差异明显,因此小麦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潜力仍然较大。

 

也正是这些因素,2024年农业农村部将扩大100个小麦整建制推进县,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等,培育一批规模种植和服务主体,以点带面推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应该说,小麦最核心的增产潜力仍然是品种,小麦优良品种对增产的贡献可以达到50%。而只有通过科技技术实现单产突破,培育出更高水准的良种,才能真正提升粮食的质量,进一步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刘录祥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