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2月4日是第25个世界癌症日,主题为“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旨在提高人们对于癌症防治重要性的认知,鼓励全社会积极预防、发现和治疗癌症。


近日,一项关于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有效性的苏格兰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接种十余年后,12岁-13岁接种进口二价HPV疫苗的女性中没有记录到宫颈癌病例;在14岁以上年龄段接种三剂次疫苗也能够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在女性生殖道持续性感染引起。目前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60万,在中国仅2020年就有近6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但宫颈癌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恶性肿瘤。


本次数据源自苏格兰于2008年启动的HPV疫苗免疫规划项目,该项目开展之初即引入进口二价HPV疫苗,对12岁-13岁女孩进行常规接种,并对14岁-18岁女孩进行补种,常规接种人群覆盖率高达80%以上。研究人员收集了近45万份苏格兰女性的HPV疫苗接种信息、宫颈癌筛查和诊断记录并予以分析,结果显示:接种十多年后,12岁-13岁常规接种人群中(均接种进口二价HPV疫苗),无论是否完全接种,均未记录到浸润性宫颈癌病例,据此推算疫苗的防癌效果达100%;此外,接种三剂次疫苗的女性,无论其接种年龄,宫颈癌发病率较未接种人群均大幅降低。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以消除的人类癌症,此次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进口二价HPV疫苗的防癌有效性,对我国消除宫颈癌的防治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乔友林教授表示,防癌效果是判断和选择HPV疫苗的重要标准,适龄女性可尽早选择可及范围的疫苗接种,同步加强宫颈癌筛查,及时为自己建立科学的防癌保护。


接种HPV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宫颈癌。HPV疫苗的主要成分是抗原和佐剂,两者共同决定HPV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从而影响疫苗的整体防癌效果;应用创新佐剂系统的疫苗有助于激发机体产生更强更广泛的免疫应答,从而维持高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具有良好的防癌效果。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