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一年,返乡与家人团聚的网友发现,父母不再像从前那样关注自己,话也变得少了,常呆呆地坐在那里,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家中老人有这些表现,在排除身体疾病后,就要考虑带老人到精神疾病专科看看。


【科普专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科主任 孙新宇


老年期精神疾病主要有哪些类型?


孙新宇介绍,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以情绪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主要是老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比如抑郁、焦虑、双相障碍等。抑郁就是不高兴,焦虑是指特别紧张,双相障碍是指老人可能一段时间高兴,一段时间不高兴。


另一种是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比如记性不佳,有时会出现判断能力下降、能做的事情做不了,还会出现多疑。


还有一种则是器质性的精神障碍,比如一些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疾病,或脑功能不好出现的一过性的意识问题,如谵妄等。


还有一部分是老年期的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这部分发病率相对较少。总体来讲,前两类占老年精神疾病比重较大。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并不像年轻患者那样典型,“有的人变懒了,不太愿意动了,有些事情不愿意干了,没有兴致;有的人特别容易找事儿、发脾气、看人不顺眼;还有的人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睡不着觉、乱想事,总是想过去的事,或者想一些不愉快的事等。”孙新宇称之为“隐身的抑郁”。


如何区分老人是否得病?一般来说会有两个参照,一个就是老人自身,如果老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变化比较大,可能是疾病所致。第二个参照就是和患者同龄人相比,如果比同龄人差很多,也是有问题的。


老年抑郁和老年痴呆是否有关系?


在诸多老年期精神障碍中,老年抑郁和老年痴呆关系密切。一方面,抑郁是痴呆的危险因素,“如果抑郁不能够很好地纠正,转化为痴呆的风险也会增高。”孙新宇介绍。


另一方面,痴呆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症状也较多。几乎所有的痴呆患者都会伴有精神行为症状,而痴呆早期或者中期,出现最多的精神行为症状是情绪问题以及性格改变。


抑郁和痴呆的外在表现有相似之处,抑郁患者的核心特点是情绪不好,是由于心情不好导致不跟别人打交道,而痴呆患者则是因认知功能下降导致能力下降,而不愿跟人打交道,情感淡漠。


每个老人面对同样事件的情绪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丢失财物、被骗、生病、婚姻问题、子女的婚姻问题、房产纠纷、失独、丧偶等,遇到这些问题,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情绪会慢慢平复,有些人负面情绪会持续很长时间,总也过不去。


也有很多人抑郁是没有特别的原因,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或者甚至没有事,都会让老人出现问题。“就是他不太听别人的,他认为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从老人心理状态上来说,这种比较执着于某一个事情的状态,也会影响到他对问题的处理。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老年期负面生活事件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如何帮助老人及早发现情绪问题?


老年人的抑郁情绪、抑郁症状,身边人有时难以察觉,家属该怎么做?孙新宇介绍,有些线索能够提示老年人可能存在情绪问题。这就要求家人对老人的情感有所体察,能够观察到老人在生活中某一个时间段出现的一些变化。“比如原来你不回家时,老人会给你打个电话问问;你回家后要给你做饭,会关心一下你的孩子,现在什么也不管了,你会发现老人和以前状态不一样了,也不愿意动弹了。还有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不出门参加社交活动等。”


“有的老人食欲下降,体重减少,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问题;有的老人还会在某些事情上较真,脾气变差,无法自控;还有的老人反应变慢了,记忆力下降,家属也要留意,警惕可能是痴呆早期或抑郁。”孙新宇特别强调。


如果出现以上问题,最好坐下来跟老人聊一聊,问问老人有什么不舒服,有没有什么压力,看看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事儿。“家人不要盲目认为是老人故意找事。多数老年人从心里不愿给子女添麻烦,有些时候老人遇到事情没有表达,但他自己确实又没有能力解决,这就需要家人留意。”孙新宇建议,如果在排除身体疾病后,老人情绪仍没有变化,需带老人到精神疾病专科就诊。


新京报记者 王鹿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