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假期,在北京各大传统庙会的回归和丰富文旅活动的推动下,北京假日旅游市场热度强劲攀升,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春节假期整体热度超过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

 

2月17日,北京旅游大数据综合监测,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1749.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7.4%,比2019年同期增长25.7%;旅游收入286.5亿元,同比增长40.6%,比2019年同期增长27.4%。各大庙会、游园会成为假期“顶流”,共接待游客516.4万人次。

 

假日期间部分景区门票约满

 

数据显示,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在春节假期中罕见出现约满的情况,春节假期整体热度超过去年中秋、国庆假期。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王府井、前门大街、南锣鼓巷、天坛公园、颐和园、圆明园、地坛公园、龙潭公园、八达岭长城和蓝色港湾。

 

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217.8万人次,同比增长42.2%,比2019年增长72.7%;营业收入22446.3万元,同比增长20.6%,比2019年增长82.1%。游客接待量排前三位的是延庆区、房山区和怀柔区。

 

游园庙会成为假期“顶流”

 

春节假期,北京市共组织开展游园庙会、舞龙花会、文化嘉年华、“百姓春晚”、精品展览、“文化馆里过大年”、“图书馆里过大年”等十大类群众文化活动2145项、4220场,参与人次1139万,按可比口径计算,均略高于去年同期,与2019年同期相比,项数增长了300%,场次增长了44%。

 

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厂甸庙会、八大处新春游园会等游园庙会活动成为春节假期“顶流”,为在京过年的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具北京年味儿的春节体验。市民、游客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初一龙潭庙会突破14万人次,初二地坛庙会突破22万人次,春节期间各大庙会游园会共接待游客516.4万人次。

 

“春节档”精品演出火热上演

 

全市在商圈大集、街道广场、胡同村口、口袋公园等场所推出以舞龙、踩街、花会为主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营造享年俗、品年味的浓浓氛围。东城区在永定门广场、钟鼓楼、前门大街等中轴线点位,举办舞狮舞龙快闪表演。朝阳区举办第23届北京民俗文化节,在东岳庙上演“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表演。延庆区在八达岭文化街区上演夜长城舞龙表演,喜迎中外游客来长城过年。

 

全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也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新晋热门打卡地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北京艺术中心共接待游客25.9万人次。

 

春节期间,全市97个剧场举办营业性演出共计248台1513场,吸引观众约31万人次,票房收入4927.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增加24.8%、25.3%、28.2%;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245.7%、41.5%、31.7%。小型演出场所举办超1000场演出,占北京演出总场次的80%以上。

 

实时监测巡查,确保热门庙会游园会等区域有序运行

 

为做好“大客流”应对,北京市假日与公安、交通、城管、园林、文旅以及属地等部门协调联动,保障庙会游园会周边交通秩序。优化“一园一策”应对大客流措施,采取园内入口“应开尽开”、优化流线避免对冲、快速放行、重点部位实时监测巡查引导等措施,确保热门庙会游园会、热门景区、热点旅游区域有序运行。

 

春节期间,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加强市场秩序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督促各市场主体迅速整改。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张磊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