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凌晨,北京丰台站,旅客登上公交高铁专线。为了保障旅客顺畅接驳,北京公交在丰台站加开了夜间摆渡车班线和两条高铁专线。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南来北往,东行西进。春节假期结束,各地春运返程高峰仍在延续。新京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返程客流在2月17日(正月初八)之后,还将在2月25日(正月十六)出现又一个高峰。


从数据看,截至2月17日,春运前23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近54亿人次,相当于全国人口迁徙3次,但也只占预计总出行量90亿人次的一半多。也就是说,即便春节假期正式结束,春运后半程任务仍不可低估,依然需要各方全力应对。


如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地区各大车站主动对接所在站区管委会,实时共享客流数据信息,动态调整公共交通运力供应;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在京沪、广深、徐蚌、合阜等热门方向增开旅客列车410列,对187列动车组列车实行重联运行;民航局协调航空公司进一步增加海南航线航班,并通过更换宽体机执飞等方式提升运力……


但同时也要看到,春运进入后半程,面对短时间内涌现的“超大流量”出行需求,运力紧张状况在一些区域仍不同程度存在。


在海南,截至2月18日15时,海口三港各待渡车场已饱和,实时待渡车辆约6000辆;在湖南,2月18日兰州开往广州的K225次列车到达长沙站,因列车上一些旅客未在票面到达站下车造成列车超员,导致部分正常购票旅客未能上车……这些状况都要求在运力安排上,要继续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最大程度保障好返程高峰的出行需求。


除了运力资源统筹,相关配套服务也很重要。针对多地出现的高速公路严重拥堵现象,要因地制宜加强疏导、分流和实时交通信息发布,并给长时间滞留的车辆和人员提供基本的服务保障;对于一些地方的滞留旅客,需要调动资源做好生活保障,像三亚或就需要在平抑酒店、餐饮价格等方面给出针对性部署,安抚好被迫延迟返程的旅客。


此外,受寒潮影响,近段时间我国大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风、降温甚至是大范围雨雪天气,相关方面要在总结上一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预警应急机制,尽量降低天气变化给返程之路带来的不利影响。


除了千方百计做好当下的返程高峰应对工作,就今年春运具体情况来看,更有力缓解春运集中出行高峰在运力上的供需矛盾,也需要全社会有更多思考和着眼于未来的行动与安排。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春运期间出现运力紧张有其客观性,全社会对此都应该有理性的认识和预期,不能指望通过运力的无限提高来让春运出行变得和平时一样。但同时,基于科学原则,尽量缓解短时间内的运力供需矛盾,让春运出行变得相对更从容、顺遂一些,确实也还有可以努力的空间。


比如,今年春运自驾出行占比80%,或是多地高速公路出现严重拥堵的一个现实背景,这也要求在高速公路的保通保畅上有更多重视。如优化路网、完善分流机制和配套服务等,都还要做更多加法。


同时,通过延长春节免费通行时间来平抑返程自驾高峰,也或值得考虑。而对一些交通条件相对特殊的地区,则应针对性完善运力协调预案,并支持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从铁路、公路到水运、民航等已日趋完善。而春运期间所出现的一些“堵点”,以及运力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的薄弱地带,为其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据此进行针对性补强,或是当前及未来交通建设值得重点发力的方向。


当然,春运堪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其效率和质量的保障不断提升,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个人在春节出游上也多一些错峰意识,从而实现人流方向适度分散,同样利于缓解春运运力供需矛盾、提高人们的春运体验感。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