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冬期间,曾服务过北京冬奥会的王梓博在主媒体中心工作。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正在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简称“十四冬”),志愿者规模超过了2000人,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雪团”。其中,有一支来自北京的志愿者队伍颇为引人关注。按照北京、内蒙古两地共青团协作机制,由北京团市委选派了30名大学生志愿者,十四冬期间在竞赛服务、观众票务、媒体服务等岗位上提供赛事志愿服务。


这些志愿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曾服务过北京冬奥会。如今,这些“小雪花”变成“小雪团”,也把北京冬奥精神和志愿服务经验带到了十四冬。


范例

从北京到呼伦贝尔,志愿服务让他更开朗


2月22日12时刚过,王梓博准时出现在十四冬主媒体中心。赛事期间,他的身份是主媒体中心成绩打印分发主管。


大年初三,正在北京交通大学读研二的王梓博从家乡哈尔滨赶回北京,跟随北京志愿服务团一起来到了呼伦贝尔。在北京读书这些年,他参与了多项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家里人也非常支持他。


作为一名听障人士,王梓博需要戴着助听器跟他人沟通。由于身体上的缺陷,王梓博此前并不太愿意跟人接触。但自从做了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之后,他变得开朗起来,也更愿意主动跟人交流,“以前我跟别人说话都紧张,现在好多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王梓博在国家体育馆担任看台志愿者,负责协助观众更好地观赛。十四冬期间,他被分配到主媒体中心,服务对象从观众变成了媒体。“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尽管服务岗位不同,但因为有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经验,王梓博的心态更为沉稳,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他会跟当地同伴一起沟通经验,商量着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王梓博需要戴着助听器跟他人沟通。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前些天,呼伦贝尔遭遇寒潮,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33℃。尽管是哈尔滨人,王梓博仍对呼伦贝尔的冷有点儿不适应,“这边风大,感觉比哈尔滨还要冷一些。”


室外有些冷,但工作起来却热火朝天。王梓博的工作需要把相关成绩、数据等打印出来,发放给主媒体中心的记者,一小会儿额头上就出了汗。


十四冬期间,北京志愿服务团住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与王梓博同一岗位的志愿者也恰巧来自这所学院,大家相互交流,很快就熟络了起来。“大家对我们都特别好,也很照顾我们。”王梓博说。


春节期间,北京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一起包饺子。  北京志愿服务团供图


团队

三个“百分之百”,北京志愿者经历丰富


十四冬北京志愿服务团领队赵晨介绍,按照京蒙共青团对口协作机制,由北京团市委和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一起组建了十四冬北京志愿服务团。今年1月,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10名志愿者在赤峰赛区参与了单板大回转赛事志愿服务。


2月13日,20名北京志愿者又赶到海拉尔赛区,进行为期17天的赛事服务,这些志愿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


之所以选择这些高校的志愿者,赵晨表示这是有所考虑的。赤峰赛区的志愿者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是因为北京冬奥会时,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多服务于首钢大跳台。此次呼伦贝尔赛区承办冰壶、冰球、短道和速滑等赛事,结合北京冬奥会时这些赛事场馆的主责高校,选派了这几所学校的志愿者参与十四冬志愿服务。


赵晨介绍,十四冬北京志愿者构成有三个“百分之百”:第一个百分之百是党团员身份,其中党员占到3/4;第二个百分之百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占到了3/4;第三个百分之百是均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经历,其中超九成志愿者服务过北京冬奥会。除了北京冬奥会,这些志愿者还参与过国庆70周年游行方阵、建党百年献词团、服贸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经历很丰富。


北京冬奥会期间,这些志愿者就曾接受过30多门课程培训。十四冬前,北京志愿服务团又对志愿者做了行前培训。抵达呼伦贝尔赛区后,志愿者们又进行了场馆踏勘、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以便快速融入赛会志愿服务中去。


王梓博负责主媒体中心成绩打印分发。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我们说北京的‘小雪花’飘进了十四冬,变成了‘小雪团’,大家都非常团结,在十四冬的服务也都非常出色。”赵晨说,抵达呼伦贝尔那一刻,就感受到了内蒙古当地志愿者的热情,他们帮同学们拿行李,根本没有陌生感,就像是很久不见的朋友再次相聚。


十四冬期间,京蒙两地的志愿者在一起提供赛事志愿服务,也是互相帮助、互相融合和提升的过程。北京的志愿者会把冬奥会上的一些志愿服务经验分享给内蒙古志愿者,内蒙古的“小雪团”也会把他们在十四冬前期演练和服务的内容告诉北京的志愿者。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