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日常生活中,听力受损的老年人常常被误解,不少人更是出现焦虑、抑郁、猜疑、性格偏激等问题。


来自国外的各项研究显示,听损患者患心血管疾病、跌倒以及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视力受损、死亡和失智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的1.5倍、2.5倍和5倍。此外,听损还会提升32%的住院风险,听损患者得抑郁症的风险也较正常人高。


另外,听力损失导致的交流困难会使得社会情感得不到满足,例如自信的丧失、人际交往的缺失等,造成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上了年纪就会耳聋的想法是错误的,忽视影响听力的危险因素、延误治疗时机,只会使得听力损害程度进一步恶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彭洪介绍,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自然听力损失,一般40岁开始出现症状,60-70岁老人听力减退者占30%-40%。


老年性耳聋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出现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有害因素有关。彭洪指出,面对老年性耳聋,预防重于治疗,有些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血管狭窄,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逐渐受损。


“一旦发生老年性耳聋,只有借助人工助听装置才能让他们重回有声世界。”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龚树生提醒,佩戴助听器如佩戴眼镜一样,需听从验配师的验配,达到最佳适配状态;切勿相信部分商家的宣传广告自行购买佩戴,这样反而可能因调试不当,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听力;佩戴助听器后,也需要定期复查听力,根据听力变化情况由专业的助听器验配师调试助听器。


其实,很多人的听力受损也与日常的不良习惯有直接关系。彭洪提醒,做好自己听力健康第一责任人,应注意以下护耳小知识。


  • 远离噪音和持续高强音


KTV、MP3、鞭炮等声音过大可能会对内耳造成损伤,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等设备。


  • 戒掉经常掏耳朵坏习惯


耵聍干燥后会随着人们说话、吞咽等动作自己掉出来,如果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时,最好找医生“掏耳朵”,并进行外耳道冲洗。


  • 洗澡、游泳时防止呛水


泳池里的脏水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如果当时不巧身体抵抗力差,比如感冒,就很容易患中耳炎。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