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杜苏芮”北上发威引发京津冀罕见暴雨洪涝、云南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的冬春连旱、12月强寒潮创多地低温与积雪新纪录、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再创历史新高……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让人们对气候变化有了“实感”,面对日益加剧的气候风险,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迫在眉睫。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他认为,要建立陆、海、空、天多手段协同观测的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进一步提高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受访者供图


建立“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有助于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

 

新京报: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未来极端天气是否更加频繁?

 

张兴赢: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更加频繁。气候变化模拟预估显示,至少到本世纪中期,未来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和部分区域农业与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强热带气旋比例将增加,北极海冰、积雪和多年冻土将减少。持续的全球变暖还会进一步加强全球水循环以及潮湿、干旱事件的严重程度。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目前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在21世纪末将变为1-2年一遇,意味着现在发生的破纪录的极端高温事件会变成经常发生的事件。

 

新京报:极端天气不仅广发、频发,还出现在了之前很少出现的地方,如北方极端暴雨。这对各地城市规划、公共设施建设、应急制度等方面都带来了哪些挑战?你有何建议?

 

张兴赢: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比如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2023年京津冀暴雨洪涝等。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和雨雪冰冻等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重创,极大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强化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升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研判能力。

 

例如,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根据气象灾害影响和气候安全因素,修订基础设施标准、优化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强化气候韧性和安全。

 

此外,还可以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发展台风、干旱、洪涝等巨灾保险气象服务,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气象服务。

 

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构建与属地责任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推动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推动落实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作用与责任。

 

2021年7月22日,河南郑州,暴雨过后,航拍郑州市区被淹区域,车辆密密麻麻浮在水中,道路厂房都被淹没,空中俯瞰像一片汪洋。图/IC photo


新京报:在今年两会上,你带来了建立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提案,这一系统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兴赢: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包括陆、海、空、天多手段协同观测,并联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建设自动化、智能化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体系。

 

该系统注重协同观测,注重数据开放获取与多维应用,注重观测仪器、空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综合观测能力与数据服务效益最大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测能力,对全球进行广泛、协调、持续的观测,并在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改善能源资源管理、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应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新京报:近年来,高温热浪、暴雨洪涝等灾害的频发让人们对“气候变化”有了实感。你认为,公众应该如何看待气候变化?如何应对?

 

张兴赢:气候变化作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正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和基础设施,气候变化并不是“与我无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认真和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并努力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来。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伴随而来的灾害,是社会治理一个十分重要的风险点,需多方协同配合,不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防御机制体制,还要对公众强化科普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灾害防御合力。

 

气象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开展宣传科普,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普及灾害防御知识,普及个人紧急避险知识,提高公众灾害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

 

这也要求公众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风险防范认识,科学认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关注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科普工作,提高自身灾害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

 

2023年8月3日,河北涿州,暴雨落下后,不少街道变成一片汪洋。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根据相关研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体健康。为何“1摄氏度”有如此大的威力?气候变化会怎样引发健康风险?

 

张兴赢:首先,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并不意味着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暴露场景都会升高1摄氏度,这描述的是一种平均状态。

 

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同区域的天气气候会更加复杂多变,极端事件会更加频繁,比如夏天更热冬天更冷,夏季极端高温更加多发,同时还会造成暴雨、台风等极端事件频发,还有海平面上涨等。

 

这些变化又会进一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例如,高温热浪会使得人体的温度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并使原已受损的器官和组织功能不济,进而增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随着气候变暖,蚊虫、钉螺等媒介生物的适宜生境北移,蚊虫的叮咬率和传播率增加,媒介生物孳生地扩大,从而增加登革热、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洪涝、干旱、台风、野火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人群死亡风险。

 

因此,应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取措施降低极端天气气候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

 

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新京报:去年两会,你提出了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建议。城市和乡村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张兴赢:城市要以降低人口以及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气候风险影响为重点,提升城市气候风险防控能力;乡村要以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重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

 

一直以来,我国积极主动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先后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等文件。在乡村适应气候变化方面,2021年我国将农业作为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再次明确了农业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于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一是要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通过加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以应对暴雨、雾霾、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二是提高城市交通设施标准。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标准有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排水管网设施相对较好,大城市的道路面积也明显高于中小城市。三是加强城市生态绿化系统。提高城市绿地面积不仅有助于城市空气净化,降低城市高温,缓解“热岛”效应,而且方便城市居民出行,提升环境宜居度。四是持续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建立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城市应急保障水平,以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和韧性。

 

乡村方面,在全球气候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要最大程度降低气候变化风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威胁,同时加强研究,充分开发利用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农业机遇。目前,中国气象局正在牵头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同时要引导农户根据气候变化调整作物种植计划。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宣传,以增强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