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经过几年的翻修改造,3月5日,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正式重装开馆。经过近70年的藏书建设,该图书馆目前收藏中外图书、期刊、电子产品等30余万份,其中舞蹈专业资料占总量50%以上。


“我们选择在惊蛰这一天开馆,希望将尘封已久的图书馆开启,给学生们一个安静的地方,唤醒深度阅读之心。”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馆长阮伟介绍。据悉,未来将在舞蹈学术层面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的文化氛围,该校也依托图书馆资源建立舞蹈数字资源库,帮助师生、校友拓展学习资源。


3月5日,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举行揭幕仪式。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新馆现有面积3700平米,共五层,书架近500个,总座位数370个,设有1个特藏室、1个报告厅、2间会议室、4个研讨间、1个视听室。记者在现场看到,图书馆一二层布满了书架,师生可随时借阅图书,三至五层则是较为开阔的空间,学生们或在其中阅览书籍,或三五成群小声交流。

在当日上午的开馆揭幕仪式上,国际著名芭蕾舞蹈艺术家、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特聘教授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特别赠送了图书和音像制品,主要是他的自传及艺术作品,希望能够给学生们鼓舞和借鉴。


国际著名芭蕾舞蹈艺术家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特别赠送了图书和音像制品。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致辞表示,北京舞蹈学院在图书馆藏的基础上有内容丰富的舞蹈电子资源,是中国收藏历史最长、品种最全、资料价值最高的舞蹈类专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愿意和北京舞蹈学院一起把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发挥得更好,未来在业务上开展交流、培训等合作。针对近代文献容易破损的情况,国图也可提供帮助和支持。

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馆长阮伟介绍,图书馆一至两层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三至五层是开放区域,其中五层还可以做学术讲堂。新京报记者在图书馆的二层看到,这里还有一个刷卡才能进入的“特藏室”。历届学生舞蹈会演的节目单,第一堂舞蹈课的教学笔记,赴苏联学习交流时认真记下的乐谱……在这里,阮伟一一拿出了“镇馆之宝”。他透露,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历程,自1954年建校伊始,便注重装订和保留老师们的舞蹈资料。


不少珍贵的老照片在“特藏室”保存。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在图书馆中可以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舞蹈老师们的日记和笔记。阮伟随手翻开资料,里边记录着包括戴爱莲、吴晓邦、陈锦清等名家大师的讲课内容,“老一辈艺术家的讲课风格是怎样的?讲了什么?都在这里边。”阮伟笑着说,这些都是图书馆人一直注重保留资料,并广泛拜访老教师、名家得来的成果。很多专家学者虽斯人已逝,但重要的学术成果和珍贵影像资料将在馆中永远保存,为后世所用。

除了页面已经泛黄的书籍,舞蹈演出的台前幕后、中央芭蕾舞团前团长赵汝蘅于1956年在北京舞蹈学校上二年级时的黑白老照片等也在“特藏室”保存,赴各国演出交流时带回来的文化外交礼品也一并在馆展示,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与舞蹈发展有关的故事。阮伟介绍,为避免书籍遭遇虫蛀,藏室柜和隔板均使用樟木。


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的馆藏老物件。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希望图书馆以开放的观念、开放的行动、开阔的视野,共同聚焦舞蹈学术资源的养成,让图书馆的内核更多元化、全球化。也希望图书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认真搜集、整理、梳理馆藏,让人才培养更有传统的厚度。

此外,北京舞蹈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对口支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决定,在开馆揭幕仪式上与玉树签署分馆建设协议,不仅为玉树提供数万册图书及相关数据,还将开展网络咨询以及外派业务培训等服务。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