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对于将香港建设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提出了他的“建议”。


卫炳江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涌现,为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互动方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有助于实现智能化的语言沟通和学习,还可以为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创新和互动方式。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多样的文化和艺术,有助提高受众特别是新一代对传递内容的兴趣和投入感。


卫炳江解释,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被赋予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的重要使命。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支持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同时,香港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元的文化氛围的优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理想枢纽。


面临三个挑战


不过,卫炳江表示,香港想要建设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还面临三个挑战。


首先是语言不同和文化的挑战。东西方文化在语言系统、社会习俗、信仰体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对外来文化产生陌生感和不信任,同时造成了文化交流的低效率。香港作为这样一个文化交汇地,需要提供更多的跨文化培训和教育,并鼓励新兴技术参与弥合不同文化间的理念差异。


其次,是信息传递效率的限制。由于时间、地理和政治等因素的限制,东方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受到限制。这可能导致人们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接触的机会有限。香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和数字化平台优势,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丰富文化艺术交流的内容。


最后,是缺乏交流平台和机会。中外文化交流因缺乏共同平台而受限,尤其是弱势文化在国际上展示机会较少。香港可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节日,结合数字技术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如藏品展览和文化创意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开发的程序和系统,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增加文化的趣味性和感官享受,为不同文化创造更多展示和平等交流的机会。


用好人工智能工具


卫炳江建议,在“十五五规划”期间(2026-2030),香港政府需要利用好大专院校的科研实力,紧密联系内地和全球合作伙伴,在香港设立“科技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研究院”,开展深度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为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提供人才孵化支持,并顺应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汇聚来自中外的学者和科技专家,共同探讨文化交流的最佳策略、实践步骤和实际工具。


具体来说,研究院可以着力研究这几个方面。第一,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作跨文化分析。比如,可以开发一个人工智能分析平台,用于自动搜集全球文化艺术活动的数据和社交媒体讨论,以识别热门趋势,辅助香港文化艺术机构规划未来项目。


第二,量身打造文化艺术体验。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应用程序或系统,通过分析访客的历史兴趣和社交媒体行为,在香港的文化艺术展览中向外国访客推荐中国文化活动,同时向内地访客推荐西方文化活动。


第三,用好人工智能辅助线上文化艺术教育平台。研究院汇集了国内外学者开发在线文化艺术教育课程,训练人工智能虚拟助教提供个性化辅导,并分析东西方艺术作品。通过数据分析,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对文化艺术课程的反馈,进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四,增加互动体验与虚拟展览。在文化艺术展览中,运用增强现实技术提供多维观展体验,增加观众参与感和兴趣。到香港游玩的外地游客能看到展品动态变化,更好理解艺术内涵。同时,通过线上虚拟展览和虚拟现实,使中西方游客能够不受地域限制,欣赏到彼此的文化艺术作品。


最后,用人工智能做好内容翻译与跨文化精准传播。人工智能能高效地将文化内容传播到不同的市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合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为海外社交媒体创造内容,自动选择恰当的文化符号,并利用其快速的信息处理和高效的语言、视频图像分析能力,实现高效的融媒体文化传播。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编辑 柯锐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