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气候变化模拟预估显示,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由此引起的极端高温、强降水、强热带气旋(台风)等极端天气将越来越频繁。这些恶劣天气及其伴随而来的灾害,成为社会治理一个十分重要的风险点。

 

面对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出相关建议。

 

记者注意到,今年代表委员的建议更加具体,从“提高在建工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到“加强韧性城市的‘硬实力’建设”,再到提高青藏铁路、我国沿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些建议一起描绘出一幅从微观到宏观的气候变化应对蓝图。

 

极端天气愈发频繁,在建工地应加强防灾减灾建设

 

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强度也将上升,当原本“百年一遇”的天气越来越多地出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变得更加具体,每个场景的防灾减灾建设都需要重新规划、加强。

 

“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常是地质灾害的诱因,做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气象要素的考量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介绍,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除强震等地质灾害外,强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占总数90%以上。许强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深耕30余年,高度关注防灾减灾话题。

 

今年全国两会,许强将防灾减灾的视角落在“在建工地”上,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在建工地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议》,呼吁有关部门共同补齐在建工地防灾减灾短板,共同提升安全效能。

 

建筑工地是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所,由于有许多临时搭建物,工地本身不具备很强的抗灾能力。许强注意到,近年来,在建工地曾发生多起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事故。

 

据公开报道,2023年7月,湖北五峰县长乐坪镇月山村在雨后突发山顶山体滑坡,导致宜(都)来(凤)高速一标段二工区工地14名工人被困;2021年9月,四川雅安天全县喇叭河镇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致环线公路在建工地一工棚被冲埋,造成10余人失联。

 

通过调研,许强梳理了工程建设单位在地质灾害防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施工单位缺乏对地质灾害的基本认识,很少进行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和培训演练;工地缺乏专业的灾害调查评价和应急队伍,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工程选址时缺乏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等。

 

许强建议,要提高在建工地的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评价水平,利用遥感技术等手段,提前主动识别和发现灾害隐患;健全工地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体系,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和隐患点,布设监测设备,强化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获取气象、地质等方面信息,为监测预警提供更全面支持;优化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动态评估;编制防灾减灾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等。

 

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多层级气象预警体系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各部门联动,能够在强降水发生前及时发布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并提前采取防御应急措施。实践证明,这一体系在减少因灾人员伤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精准的天气预报对于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非常重要。”许强表示,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天气气候形势更趋复杂,下一步,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预报预测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更好服务防灾减灾。

 

强化台风预报,可利用石油天然气海上平台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但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活动受台风影响较大。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资深工程师雷亚飞呼吁,强化海洋气象关键数据收集,提升应对台风和气候变化的能力。

 

台风的形成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要求海水表层温度也要超过这个数值。“当海水表层温度低于26.5℃时,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因此要想做好台风预报,就必须精准获取海水表层温度。”雷亚飞说。

 

卫星遥感是海洋上最主要、最稳定的全天候观测手段,我国基本采用卫星遥感来获取海水表面温度数据。但由于受到陆地回波等影响,近海卫星观测数据有不可用或观测精度不高的情况。此外,卫星主要基于海洋表面状况反演而进行观测,不能对海面以下情况进行探测。

 

如何获得更精确的海洋气象数据?雷亚飞提出,中国海油在东海、南海建设的数百座石油天然气生产平台和钻井平台或许能提供助力。“生产平台固定在某个海域,位置在离陆地100公里至400公里的近海区域,水深在50米至300米,也有超过1500米的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属于移动平台,根据作业需要到某一区域后会持续作业一段时间,对于海水表层温度测量有着良好的待命周期。”此外,多数的海上生产平台都具备卫星、微波和闪射通信系统,同时安装了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气象数据测量装置,其测量数据均集中汇入平台的中控系统。

 

“如果利用中国海油海上平台开展海水表层温度测量,不仅费用低廉,且数据收集传输的稳定性好,数据收集的广度更宽、代表性更强。”雷亚飞建议,相关部门可在各作业区选取一至两个条件好的海上生产平台,安装海水表层温度和海流测量装置,并将这些数据集中输入平台中控系统,与平台原有的气象数据汇总,通过卫星实时传输至气象部门,帮助其及时获取海上重要气象数据,特别是海水表层实际温度情况,为台风强度和路径精准预报预测和气候预判提供科学数据基础。

 

让气象预报更精准地覆盖青藏铁路沿线站点

 

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近一半线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提到高原铁路的环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吉安用“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来形容。

 

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让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充满挑战,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更加剧了高原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行风险。

 

高原铁路如何应对极端天气?郭吉安表示,铁路部门应有序抓好对青藏铁路环青海湖地区线路冻害整治和格拉段铁路线路冻土治理,重点做好高原铁路道岔融冰除雪、接触网融冰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极端异常天气对高原铁路行车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积极发挥“智慧天路”平台作用,根据气象数据,有针对性地预防、应对高影响天气。

 

目前,铁路部门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路地合作机制,实现气象信息资源共享,根据不同节点天气特点,常态化开展会商,共同研判极端天气对铁路建设和运行可能带来的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郭吉安表示,希望气象预报能更精准地覆盖沿线站点(车站),并建议将铁路部门及各站点相关负责人的联络信息纳入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做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铁路部门科学高效精准应对恶劣天气应急防范处置能力。“未来,我们将与气象部门更加紧密地合作,形成更加健全、更加灵活的会商机制。”郭吉安说。

 

既要提高韧性城市“硬实力”,也要建立综合地球观测系统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告诉记者,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和雨雪冰冻等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重创,极大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

 

一座城市应该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亢德芝从城市规划、构建韧性城市的角度提出建议。

 

武汉是我国首批海绵城市、气候适应性试点城市之一。亢德芝介绍,过去几年,武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韧性城市基层治理经验。去年年底以来,武汉接连遭遇两次严重的冻雨天气,在最近一次冻雨天气中,武汉道路湿滑、积冰很厚,主干道由政府部门进行清理,非机动车道、小区内部等则由相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分包解决,快速把积冰的道路恢复到可通行状态。“一个个社区小网格连接成一个安全网,既能兼顾局部诉求又能实现整体目标,正是韧性城市软实力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韧性城市的内涵日渐丰富,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亢德芝表示,面对灾害事件如极端天气,一座有韧性的城市要具备一定承载能力,如应对暴雨时的排水能力、应对高温干旱时水库的调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修复能力,能够从灾害中尽早恢复秩序,要有通过反思、评估等进行优化提升的能力,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建设水平。

 

在韧性城市的“硬实力”建设上,亢德芝建议,建立高效的交通体系,确保灾害来袭时,物资能够快速进出,人员可以快速疏散;要有足够的能源保障能力,确保一段时间内的生活能源保供;要及时多启用绿色生态的基础设施,如具备排水功能的地面设施、通风廊道等;还要建立高效的智慧政务系统,将各行各业的信息汇聚到“城市大脑”,打造融合联动的灾害应对链条。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张兴赢从更宏观的角度建言。他提出,要建立陆、海、空、天多手段协同观测的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该系统注重协同观测,注重数据开放获取与多维应用,注重观测仪器、空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测能力,对全球进行广泛、协调、持续的观测,并在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改善能源资源管理、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气候变化作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正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和基础设施,气候变化并不是‘与我无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认真和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并努力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来。”张兴赢说。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