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关注热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缺少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是重要原因之一,要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科研人员敢于迎难而上,突破“卡脖子”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袁亮是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主要奠基人,长期关注能源发展。他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煤炭行业大有作为,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在智能矿山、低碳矿山、绿色生态矿山建设、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受访者供图


通过科技创新,在智能矿山等方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京报:煤炭行业应该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作用?

 

袁亮:当前,煤炭作为国家主体能源,肩负着兜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煤炭行业依然大有作为。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在智能矿山、低碳矿山、绿色生态矿山建设、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以解决煤炭产业“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着力推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攻坚与突破,以前瞻性、创新性发展科创成果推动产品质量高端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生产效益最大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产业向高端迈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科学布局未来产业。

 

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科技、教育、人才的良性循环,我认为煤炭行业应从三个方面推进落实新质生产力。

 

首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强煤炭在智能、低碳、绿色、清洁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装备研发。其次,以教育改革为抓手,推动煤炭行业高校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最后,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构建煤炭行业国际化、跨学科、拔尖型的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

 

新京报:你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如何发力?

 

袁亮: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他们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孵化地,拥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技术转移人才的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缺少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缺乏兼具成果转移转化知识、投融资、专利布局、市场对接和法务等专业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我认为,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调整科技激励政策。一方面,积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另一方面,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同时,要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各类因素的权重系数,引导科研人员敢于迎难而上,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卡脖子”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大型煤炭矿区接续发展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新京报:尽管我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但相当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居中国的主体能源地位。今年你提交的建议中,有一份是关于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问题的,目前大型煤炭矿区接续发展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袁亮:煤炭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35年以前,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仍将保持在40亿吨左右。大型煤炭矿区是我国煤炭供应保障的重要支撑,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由于受煤炭市场需求拉动、矿区高强度开发、煤炭产量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型煤炭矿区可采资源量减少、服务年限缩短。例如,鄂尔多斯市10年内煤炭产量将减少1亿吨以上;神东、平朔、大同等矿区煤炭产量面临快速收缩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大型煤炭基地接续矿区建设滞后,产能接续面临新的困难。从全国看,山西煤炭基地后备资源不足、接续产能建设滞后;陕北等煤炭基地接续矿区开发面临生态环境制约;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煤炭基地开采趋向深部,各类灾害严重,面临持续减产态势;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但运输瓶颈问题突出。

 

我国煤炭资源多数在深部,向深部要资源,加大深部煤炭与煤层气高效开发是必须要开展的工作。我认为,大型煤炭矿区接续发展问题已成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建议,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增加后备煤炭资源储量,保障煤炭资源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持大型现代化煤矿项目建设,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升集约高效化水平;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源配置力度,重点扶持资源枯竭矿区企业接续发展;积极推动深部煤炭安全高效开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围绕深井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深部煤与瓦斯、深井灾害防控共采等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加强前瞻性核心关键技术及装备储备,深入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京报:在“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

 

袁亮:“双碳”目标对于煤炭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时间节点和实践路径,开展“双碳”目标下煤炭领域重大问题研究和顶层设计,算清煤炭供需“大账”,明确煤炭资源开发节奏,健全完善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煤炭行业势必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煤炭行业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无人化迈进,由超低排放向近零排放、零排放迈进。

 

首先,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绿色低碳水平。要逐步将煤矿开采由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煤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深地原位利用,煤、电、气、热、水、油实现一体化供应,以及太阳能、风能、抽水蓄能与煤炭协同开发,基本实现近零排放。

 

其次,促进数字转型,加快煤矿智能发展。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可以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智能化运行。

 

同时,加速生态修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废弃矿区也在逐渐增加,可以通过矿区生态修复来增加生态碳汇。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工程技术对矿区损毁土地进行修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创造新的经济效益,提高土壤碳截获能力,增加植物碳储量。

 

最后,推动多能互补,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延补“煤炭链条”,做好“煤炭经济”,支持煤炭深度加工、对路消费和高效利用,加大散煤综合治理力度,多途径提高煤炭利用和转化效率。

 

人才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培养

 

新京报:这两年,青年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方面,安徽理工大学做了哪些尝试?还有哪些计划?

 

袁亮:安徽理工大学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强化组织领导、开拓岗位资源、对接产业急需、精准服务指导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学校有独立的正处级就业工作部门,专门从事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就业工作专题汇报,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督促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我们积极与各级政府、行业龙头企业等开展精准对接,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建立一批稳定的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多方挖掘就业岗位。每年举办校园招聘会600余场,提供需求岗位30余万个,80%以上毕业生通过校园就业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学校主动将就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培养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申报22个新专业,停招20个专业,目前工科专业占比80%,对接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超65%。比如,学校着力培养新兴产业急需人才,依托已有车辆工程专业深度融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发展,在合肥开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专业。目前,学校已与知名校企院所共建9个本科生“创新班”,国家及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达22个,对接服务公共安全、智能制造、碳中和等产业和社会急需。

 

同时强化指导服务。书记、校长带头上好“开学第一课”,邀请大国工匠、行业先锋等先进典型进校作报告,加大“西部计划”、参军入伍等宣传力度,毕业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逐年增长。每年暑期开始为全校近5000名考研学子持续进行长达5个月的免费辅导。本科生升学率从2018届的19%提升到2023届的31%。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开展调研,健全帮扶机制,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发放求职创业补贴。

 

未来,我们还将强化全员参与就业的工作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实施分类施策,拓宽就业渠道,做好精准帮扶,完善就业激励,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抓好价值引领,引导毕业生树立积极求职心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到中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不断提升本科升学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力促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京报: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在能源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建议?

 

袁亮:能源安全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障能源安全需要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培养充足的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人才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培养,要搭建平台营造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引导青年师生进平台、进项目、进团队,以优秀集体锻造成长空间。

 

作为高校的校长,我认为,人才培养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首先,培养目标上讲“大思政”。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多年来,安徽理工大学坚持“三到”理念,多渠道、长链条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其中大多都是和能源领域相关的产业企业,在能源领取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管理精英。

 

其次,培养方式上讲“深融合”。推动能源清洁转型,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因此要着力提升制约能源安全、高效、清洁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推动科技与产业融通衔接,这就需要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能源领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最后,培养主体上“广合作”。能源高科技人才培养,必须要广泛开展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比如高校要发挥好科研攻关和教学的优势,着力攻关关键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企业有成果转化、生产应用的优势,应着力推进技术升级和成果应用;行业协会有统筹指导和宏观调控的优势,应当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的平台等,各方主体应当建立畅通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同推进能源领域高质量人才培养。

 

安徽理工大学多年来与国内50余家大型能源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探索多方联合培养研究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