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吴梦真)新京报记者获悉,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慈善义工联)邀请丰台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干警,以模拟庭审的形式,为慈善义工们深度讲解在遇到消费欺诈和预付式服务合同纠纷时如何维权,进行了一次沉浸式普法活动。


丰台法院立案庭干警以模拟庭审的形式,为慈善义工们以案释法。 图源: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3月14日上午,50名慈善义工走进丰台区北京慈善义工之家。随着法槌敲响,审判员入庭,模拟庭审正式开庭。


模拟庭审的第一起案例为国产水果冒充进口水果案。帮助慈善义工们了解购买到假冒产品时应该如何维权。第二起案例根据常见的预付式消费纠纷改编,情景模拟消费者在健身房购买70节私教课后,健身房搬迁,退卡难、违约责任纠纷等问题。模拟庭审完整再现了庭审流程,法院工作人员扮演的“原被告”围绕案情举证质证并进行辩论,审判员引用法规、讲述法理,并“当庭宣判”。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郭丽丽、郭聪聪分别结合庭审内容,再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梳理条款,让大家“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在现场互动环节,各位法官对慈善义工提出的疑问和实际需求也都针对性给出了“维权锦囊”。


“原来受到消费欺诈可以请求三倍赔偿呢。”“健身房换了营业场所可以找法院起诉退款,也可调解,调解不成,诉讼周期也不是很长,都是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现场,慈善义工们兴奋的讨论着刚学到的知识,还有人用手机录制了“庭审”全过程,说回去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慈善义工联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普法活动旨在帮助慈善义工掌握更多消费维权方面的知识,学会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能继续开展相关公益活动帮到需要帮助的人。“到慈善义工中进行普法的活动会持续进行,我们想让慈善义工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回馈。”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