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开了,柳条抽出嫩绿色的芽,但京郊村里一早一晚依旧很凉。遵循着惯常的作息,肖健清晨就起床,收拾完便匆匆赶往日光温室大棚工作。他操持的温室大棚位于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去年10月底刚完成修整。今年3月上旬,棚里第一批有机蔬菜已经陆续上市,无论是新鲜的芥蓝,还是鲜嫩的菠菜与蒿子秆,早上被摘下,当天下午便能走上市民的餐桌。

 

温室大棚里,肖健摘下新鲜的芥蓝品尝。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多样性种植:大棚里的小型生态圈

 

这些年,北京市民的餐桌上从来不缺少春天的味道,其中有不少就直接来自京郊的蔬菜大棚。

 

走进李家坟村的温室大棚,蔬菜长势喜人。肖健说,蔬菜一茬接着一茬正在销售,已经有超过二十种蔬菜上市,“我的大棚蔬菜一年四季都不会断档,并且采用订购方式,客户需要多少,我就种多少。”

 

在肖健的大棚里,樱桃萝卜正冒出头,豌豆和油菜绿得鲜亮,浇水时间有系统控制。在3月份的天气条件下,大棚白天的温度能在30摄氏度左右。在这样一个温室大棚,从来不单一种植某一种果蔬,肖健有一套自己总结出来的种植方法。

 

“现在这大棚是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一款大棚,叫日光温室,依靠光照调整大棚温度。”肖健负责的有机蔬菜大棚主要有两个,一个大棚有两亩左右的面积,“每年我的大棚能够为市民提供一百多种有机蔬菜,基本上能覆盖常见的需求。”

 

菠菜、蒿子秆、芥蓝等作物,也能在肖健的温室大棚里找到,依照不同蔬菜对光热条件的不同需要,肖健把它们安排在大棚里的不同位置,进行轮作、间作、套种、混种,“四种方式均有运用,满足多样性种植的同时,也是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就像形成一个小型植物生态圈,肖健说:“多样性种植可以满足作物的生长规律。每一种蔬菜都有对土壤不同的营养需要,其实单种一类蔬菜久了,这块地含有的营养物质就会失衡,反而不利于蔬菜的生长。”

 

走进肖健的另一个大棚,这里的蔬菜已经长得很好了,能看到通常得4月份才有的油菜花、夏季才有的茄子和西红柿。

 

肖健走在田埂,随手摘下芥蓝,拍走叶面上的灰,直接就放进嘴里吃起来,“我们种出来的有机蔬菜,都可以生吃,有一种蔬菜的清甜,菜味特别浓。”

 

午饭时间,肖健又下地摘几样蔬菜,下锅煮开,加点面条和盐,就是一份蔬菜面条汤。“只加了点盐,菜汤的味道就会特别鲜美。”春耕时节,有时候要干的活儿太多,肖健赶不及回家吃饭,午餐都这么解决。

 

考验耐心的农业:手动拔草镊子除虫

 

“春天到了,田里的野草长得尤其快,需要工人来手工除草。平常我也下地里一起干,一个温室大棚,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除了农活儿,肖健几乎没有其余的生活,这个时候,永远可以在大棚找到他。

 

肖健说:“有机蔬菜的种植,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到。”毕竟是完全不用化肥的蔬菜,更不能投入化学药剂,这就意味着要对病虫害做重点控制。

 

在大棚里,有一套生物诱防的装置,这是肖健用来吸引小飞虫和害虫的,“利用光学进行物理除虫,降低地里蔬菜的病虫害暴发风险,当然这个也需要慎用,要适当保证蔬菜的抗病能力。”

 

除了种上蔬菜的大棚,还有几个正在覆土的大棚,在棚里能看见挖机和人工交替工作。今年55岁的纪书权,在大棚里工作了一年时间,春日备耕启动,他正在用铲子把大棚里的覆土推平整。

 

纪书权说:“有机蔬菜种起来,比普通的蔬菜难种,要求也高。特别是夏天,有时还要拿镊子在菜地里抓虫。”

 

这片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采用设施农业运作模式,由智慧系统监控着蔬菜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走进单独的秧苗大棚,这里的温度更高。

 

上庄镇的村民魏万全是管理秧苗的技术员,他从十七岁开始种地,在田间地头的经验已有将近五十年。秧苗大棚是魏万全一天要转上好几次的地方,这个春季,一拨新的有机茄子和西红柿种下,秧苗大棚的小苗已经长出新叶。这里的温度和湿度都要保持在精准水平,等小苗长到合适的大小就可以移栽了,“都是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我们的天然肥料有马粪、羊粪,再加上一些有机质。”包括肖健负责的两个温室大棚在内,基地里的十余个温室大棚每年至少消耗掉两百多吨天然肥料。

 

3月中旬,日光大棚里的有机蔬菜已经可以送上市民餐桌。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在肖健的理解里,有机二字,不仅仅指向干净生态的蔬菜,更指向一种“有机”的生活,自然与平衡。“蔬菜生长的过程需要平衡,需要抗病,人的生活也是一样,需要寻找一种平衡。”肖健说,“以前人们追求的是吃饱,而现在追求的是吃饱也要吃好,有机蔬菜此时就是打开健康生活的一个入口。”

 

村里“新农民”:从地铁司机到基地“部长”

 

肖健是从城市搬进乡村的,他在距离温室大棚十分钟车程的地方租下了一套房子。原本就是农学专业的他,也从办公室走进了田间地头,成为一名“新农民”。

 

肖健中年转型后的时间全部投入在了这里,他说:“种地是灰头土脸的,但有价值感,很快乐,家里餐桌上如今都是自家菜,家人的嘴也被我的菜养刁了。”

 

成为“新农民”的不只肖健,也有寻找新机会的年轻人。管理着这片基地的生产部部长赵瑞琦,是一名“90后”,投入农业生产工作已经四年时间,“我入行几乎是从零开始,什么都要学,比如出了一些最新的设备、技术,都要更新学习。”

 

赵瑞琦曾经是一名北京地铁司机,偶然契机下,他投身到了农业里,“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每一年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过程。”

 

在田间,各种果蔬的生长轮回极快,比如黄瓜,很快就能看到它从小苗到开花,再到结出果实的全过程。赵瑞琦说:“这黄瓜又脆又甜,我们的蔬菜就是很好吃,能把这样品质的蔬菜送上大家的餐桌,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尽管年纪不大,赵瑞琦能和基地里的老农们打成一片,总是笑呵呵的。

 

种植“新”声:

“人生如菜生”在挑战中取得平衡

 

午后,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劳作,肖健雇的小时工叫贾玉祥,是附近村庄的村民,今年66岁。

 

肖健管这个岗位叫作“生态养老小时工”,雇的都是周边村庄的老人,来大棚里干点农活,充实老年生活。

 

春天到了,贾玉翔在有机蔬菜地里除草。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以前,贾玉祥家也有土地,而现在,他的体力已不足以管理那么一大片土地了,“后来搬进楼房,就更不种地了,这个活儿也是偶尔在小区里碰到肖健,他提出来,我觉得不错,就来干了,时间也自由。”

 

每天几个小时管理大棚蔬菜的时间,让贾玉祥找到了精神依托,下班后,他还能赶着接读一年级的小孙子放学。

 

“我开设这个岗位也是因为注意到了周边村子很多老人,他们平时都比较空闲,就想到我缺人帮忙,他们又有经验又有时间,这个岗位开设之后,来报名的老人不少。”肖健说。

 

生态岗位只是肖健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可能性的方式之一,关于未来,他还在畅想,“比如小孩的教育、青年的实践,这些都可以在生态农业领域开拓。”

 

“人生如菜生”。这是肖健多年来感悟出的道理,“蔬菜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需要养分,也需要挑战和挫折来增强韧性,人生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在不断挑战中寻找内心的平衡,获得精神满足,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农业在提供物质需要上的价值早被肯定了,却很少有人去提农业带给人的精神价值,我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是一种可能性。”肖健提出,生态农业或许就是一个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窗口,把生产关系放置在自然的维度下思考,人与人的问题、城与乡的问题才有新的解法。

 

春意在田野间麻雀嘈杂的叫声中更浓了,肖健脱去棉外套,钻进闷热的日光大棚里。他眼中的蔬菜,可爱而富有生机,早上采摘,下午便能送上市民的餐桌,肖健保持着这种销售模式,如同保护着自己贯彻“有机”生活的初衷。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