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的钓鱼台国宾馆,寒冰早已消融,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上,一朵朵粉色的樱花簇拥在枝头。


3月15日至3月17日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在此举行,车企大佬齐聚一堂,余承东、何小鹏、李斌先后亮相互呛,古惠南、李云飞等高管在随后的发言中也发出了不少引人深思的感慨。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很不客气地挑衅说,“刚才何小鹏说他们在智能驾驶方面最好的,但现在我们来了,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引得现场一阵笑声。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则提到,除了特斯拉,现在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中,还没有已经活下来的,“20年来,高端品牌打下来也就那么几家,所以高端品牌还是要有点耐心”。


大佬们的调侃背后隐藏着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与暗流涌动的较量。华为与小鹏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市场路线,蔚来与比亚迪在电池领域上下求索。


在春天尚未到来之际,要选择降低成本降价打击,还是选择品牌向上争取利润,车企们走到了生死攸关的岔路口。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余承东)


华为与小鹏“背道而驰”:降价打击还是品牌向上


多次互呛的余承东这次又和何小鹏隔空互呛了,而这背后,是华为与小鹏不同“生存模式”的选择与比拼。


在高层论坛上,何小鹏率先提到了淘汰赛。他说他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定会进入非常市场化的竞争阶段,从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淘汰赛。对小鹏来说,最重要的是向老大哥们学习,把体系能力、组织能力、经营能力都要建好。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


“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化的科技、变化的市场竞争,有如此之多高段位的选手里面,如果按照原来的做法,是打不赢战争的。”


显而易见,小鹏的“新办法”是智驾。何小鹏提到,上一个十年是新能源的十年,下一个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小鹏汽车2024年投入智能化的研发金额会达到35亿人民币,在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将会成为行业内首个把大模型放到车上的企业。


在智能化的同时,小鹏选择了价格下探、降价打击的路线。何小鹏在三年前说,没有车企可以推出便宜的高等级智能驾驶的车,不是因为做不出来,而是因为便宜了就没有利润。但是现在,小鹏即将推出10万-15万级别的A级汽车,会拥有高等级智能驾驶甚至无人驾驶功能。


在智驾领域,华为尽管不直接造车,但凭借智选等模式联合了多家车企,一向是公认的强者。此次,何小鹏演讲结束后,余承东紧接着上台发出了“挑衅”。


余承东呛声道:刚刚何小鹏说,这个领域在智能泊车、智能驾驶方面国内市场做得最好的是小鹏,但今天我们来了以后,我们要改写,我们的ADS高阶智能驾驶还是被大家认可的,座舱、智能驾驶公认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


“这个行业很卷,我们提供的技术帮助大家一起来卷”“良性的竞争蛮好的,促进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相互学习。”余承东说。


华为选择了和小鹏相反的路线。余承东提到,华为要和供应链一起助力车企品牌向上,助力打造中高端的产品。


正当小鹏筹划着10万-15万级别的新车时,余承东介绍,赛力斯M7创造了30万元级别车型的历史,均价50万元左右的赛力斯M9迄今为止卖出了接近6万台。华为和奇瑞打造的智界S7也是中高端智能电动轿车。


实际上,华为助力车企品牌向上背后,面临着成本压力。余承东提到,目前因为供应链等方面原因,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还是成本偏高,30万以下的车型使用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比较有挑战,只有30万以上的车才能用得起,才能让厂家实现盈利。但是,30万以上的车需要卖得好,就要有品牌支撑力,因此华为通过智选模式让华为车BU实现闭环。


在高端车型大卖的情况下,今年前三月,华为智选车扭亏为盈,今年预计华为车BU在4月以后开实现扭亏为盈。


在这个市场上,百度也显得野心勃勃。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 王云鹏)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提到,也有不少人调侃说百度自动驾驶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前半句话没有错,但是后半句不对,因为经过这么多年艰苦奋斗,自动驾驶刚刚见到曙光,真正的大集还没有开始。电动化趋势已定,但是智能化才刚刚开场,“让我们一起来迎接自动驾驶的新阶段。”


换电和电车成本怎么降 蔚来与比亚迪一起“卷”


年轻,是智驾与造车新势力企业身上的烙印。在高层论坛上,何小鹏以退为进调侃称,“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基本上不讲历史,因为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历史可以讲”,引发一阵笑声。


作为一家造车新势力,何小鹏还提到了竞争对手,说过去魔幻的十年给行业指明了一个方向,新能源车是未来,“这个未来不是蔚来汽车的‘蔚来’啊”。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发言时也说到,自己第一次参加汽车百人会是2016年,当时蔚来还只有PPT,就连品牌名称都还没发布。


如同何小鹏此前提到,要在10万-15万区间发展智驾,如何降低成本形成商业模式,也是李斌迫切关注的话题。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


李斌提到,在未来8年,累计有1940万辆新能源车的电池质保会到期,一块30度插电混动电池售后服务的成本是5.8万,40度增程的售后成本是8.6万,纯电的售后成本更贵。“如果这接近2000万辆车,每辆车都要花6万元去解决后续的问题,就要花1万亿”。


“蔚来提供电池租用方案,电池到底能用几年,直接影响我的商业模型,就像太阳能领域一样,早期只有7年寿命没有商业模式,有25年寿命就有商业模式了,就这么简单”,李斌说。


在降成本的研发上,李斌提到了比亚迪,说中国汽车行业的整车厂里,只有比亚迪和蔚来有电池研发实验室,蔚来要研究能使用15年的长寿电池。


被李斌点名的比亚迪如今不仅忙着降低电池成本,也忙着降低电车成本。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演讲时提到,国内市场致胜的关键是规模化和全产业链优势,2022年以前电动车比燃油车贵,但是比亚迪在2023年推出了油电同价,2024年开始电比油低。这是因为比亚迪从上游的电池、电机、电控到下游的金融保险,包括部分品牌的直营,都为战略做支持。


“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哪怕小比例的市场,大市场基础下最终也是大市场”,李云飞提到,依托集团技术,依托于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比亚迪从大众到豪华、家用到个性,实现了全品牌覆盖,可以说初战告捷。


2024年伊始,比亚迪宣布推出全新汉、唐车型,起售价大幅下降,掀起了新一轮价格战。就在此后,长安汽车、五菱汽车、哪吒汽车、极氪、北京现代、上汽通用别克、凯迪拉克等多家车企品牌连忙跟进降价。


“始作俑者”比亚迪这次也提到了卷。李云飞说,2023年的市场有一个普遍共识,就是卷。“如果是卷技术、卷产品、卷营销、卷服务,甚至卷价格,我觉得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卷下线,没有底线,搞一些黑的动作的话,很多时候是违法违规的。”


“我们建议不要黑手,我们要多携手。”李云飞说,比亚迪倡议更多中国汽车品牌要携手,要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对于市场竞争,古惠南是乐观的,他在发言中提到,“现在大家都知道市场竞争非常卷,但是我觉得还是‘卷中有机’。大家卷着卷着,把中国企业卷大了,除了在中国内部卷,也卷到海外,我们的份额在增加。”


在2024年百人会上,掌握着庞大企业资源与市场份额的车圈大佬们齐聚一堂。他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携手共进的合作,也有针锋相对的竞争。


这场看似轻松的聚会,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究竟谁能赢得这场战争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