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19日22时58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



杨士莪(资料图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杨士莪,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先后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人民日报》报道,“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杨士莪的童年,正逢战乱、家境贫寒。他跟随家人辗转河南、天津、北京、重庆等地,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杨士莪所在的四人宿舍是妥妥的“学霸宿舍”。后来,从这个“学霸宿舍”走出了三位院士,除杨士莪外,另外两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周光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高伯龙。


杨士莪在大学时期(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感受到国家的需要,毅然选择肄业报名参军,来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


“参与海军建设既能完成报国夙愿,又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胜任的岗位。”


1952年,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开始筹建,杨士莪又奉调来到哈尔滨。当时,我国水声科学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杨士莪自学多国外语,一头扎进了这个陌生领域。“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1957年在苏联学习期间,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学,想从国外买,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刻骨铭心的感受让杨士莪立志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水声科学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领域,如果只是办声纳专业,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不立这个标杆,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更高水平。”1960年,杨士莪回国后,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还编著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学》,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讲授并指导编写了《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课程和教材。


1994年,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的水声科学家考察船出发开始科考。杨士莪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赶上大风浪,许多试验就做不了。只能趁着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日没夜地连轴转。”杨士莪当时已年过花甲,和大家一起承受着高温酷热、缺少淡水、没有蔬菜等困难。其他人可以轮班,作为队长的杨士莪,为了掌握整体情况只能一直坚守,常常半个月也睡不上一个完整觉。


2021年,90岁高龄的杨士莪还参与了两次科学考察。“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杨士莪还有一个称号——“一站到底的院士”。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很少坐着,被人问起为什么,他打趣地说“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


杨士莪为学生授课(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


杨士莪经常对学生说,在大学要学会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就是心里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事,靠的是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做学问,不能把自己限得太窄,广泛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从多角度理解新领域的工作,甚至产生创新的火花。


“很多时候,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往往可以成为开启另一个学科的钥匙。这种开阔的思路可以提出创新的方法思路,进而开辟新的领域。”杨士莪说,希望年轻的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创新、努力奋斗,为我国海洋开发、海疆保卫作出自己的贡献。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国青年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