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3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一季度北京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二季度将进入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期,需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防范。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云飞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随着天气转暖,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活跃,二季度将进入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期,同时叠加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假期,风险隐患交织,施工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污水处理、有限空间等领域的风险加大。提示各区、各行业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紧密结合季节特点和事故的规律,明确各自安全防范重点,突出做好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消防、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城市运行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防范,确保全市安全稳定。

 

“目前,北京正在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就是要通过‘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着力消减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突出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及以上事故。”高云飞说。

 

此外,他还通报了两起发生在北京的典型案例。第一起是外包外租领域典型案例。2024年1月29日,执法人员在对北京市某商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发现该单位没有对承租单位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没有对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由区应急管理局对该单位作出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周某作出罚款2500元的行政处罚。同时,依据相关标准,该公司属于商贸行业,其上述违法行为被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提醒各发包(出租)单位在开展外包外租活动时,要严格审核承包(承租)单位的资质,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职责,特别是对各自管理的区域、场所、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要对承包(承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重点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动火、吊装、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行为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承包(承租)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外包外租活动安全规范有序。

 

第二起是特种作业领域典型案例。2023年5月3日,执法人员对北京某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焊工李某持有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为伪造的证件。同时发现,该公司两名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作业证,过期未复审,证件处于失效状态。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公司及相关特种作业人员启动立案调查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对该单位作出罚款人民币9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同时,因涉嫌购买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违反《刑法》的相关规定,将李某以涉嫌安全生产犯罪移送公安机关处置。

 

提醒广大生产经营者,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行为。在开展特种作业活动时,一定要认真核查特种作业操作证件,无证、持假证和失效证件的特种作业人员禁止安排上岗作业。同步做好建立健全特种作业岗位责任制、人员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基础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人员操作技能培训、纠正违章行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特别是对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风险较高的事项要坚决落实作业审批,安排专门人员现场监督。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