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月31日,由朝阳区委宣传部指导、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首创郎园共同主办的2024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如约而至。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集团等200余家优质出版社,明室、铸刻文化等新锐出版品牌,佳作书局、码字人书店等文艺青年热衷打卡的书店,携超10万本海量新书齐聚市集现场。原创插画、潮流手绘、纸艺香薰,意大利手工冰淇淋、泰式虾饼……40余家艺术摊主,9家精选美食摊主,带来了视觉与味觉的双重呼应。三天活动,共接待读者约3.2万人次。 


3月31日,郎园Vintage,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最后一日,现场热度依旧不减。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书市现场首发


“把一切献给现在”主题沙龙、“将耳朵叫醒”播客系列、万物疯癫研究所、解乏良药铺、疯狂喊话广播站,更有绝版图书、沙龙展览、作家练摊、打卡互动、缤纷美食……2024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登陆位于国贸CBD的郎园Vintage,在周末的春光里,与众多来到现场的读者一起看书、聊天、逛街、散心!


自2022年下半年推出“北京图书市集”大型全民文化活动以来,这一致力于推动新生活方式探索,开拓新形式北京周末休闲文化的书市已成功举办七届,现已成长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图书市集。


过去的三天,书市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在主题沙龙环节,知名历史学者杨念群、国际电影节顾问范小青、新晋雨果奖获奖者海漄、《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还有一众译者、知名杂志编辑等,共同奉上11场主题沙龙及2场公益沙龙,从诗歌与思考,经典与过往,哲学思辨,阅读“盲盒”,“附近”与生活等多重维度,感知当下,看见未来,共同回应“如何把一切献给现在”。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也于书市现场独家首发,书中涵盖社科、历史、文学、新知、教育、儿童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包括20余场学者访谈,45期深度专题,100余篇精选书评文章,以及420本当年优质好书概览。一位专程从西安赶到书市现场的读者,与在场工作人员分享了自己与书评周刊的诸多故事,“这里面的很多文章,我都非常喜欢。”


3月2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摊位,读者正在选购商品。


生命最后一天会去听一场哲学沙龙吗?


“如果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会选择来到这里听一场哲学沙龙吗?”既是学者,也是辩手的“斜杠”研究者李浩然,在3月29日晚的“哲学进化论:穿越千年的人生追问”活动现场,向在座的读者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该场活动也是此次书市11场主题沙龙中,“开启未来的多重想象”单元的重要分享。


与过去相比,当下的时代,我们正在失去一种起源于惊奇的古老智慧:哲学思考。因此,哲学的追问在当下就显得尤为珍贵。那么,哲学思考的魅力和对现实的意义何在?我们又应该如何开启对未来的多重想象呢?为了回应单元主题,身为《哲学进化论: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一书的作者李浩然,引出每一位读者对时间和未来都有着不同理解。尽管对于未来的想象有乐观也有悲观,但“未来一定会来”似乎不言自明。哲学史上,不少哲学家都对时间和未来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其中海德格尔最为集大成——他认为时间没有主客之分,是人作为“此在”的平台;不论我们的未来是喜是悲,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生终有终结,我们在“向死”的预设中筹划着未来。但也正是这种“向死”的必然结局,使我们得以超过自身,不断探索生命的价值。


现代人都将庄子思想理解为一种追求自我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哲学,或者在失意后摆脱痛苦的躺平哲学,这是真实的庄子吗?庄子的哲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哲学?在“让过往回答今日之疑问”单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携新作《问道》,带领读者读懂庄子,分享庄子逍遥游之于今人的意义。文科博士生想要离开象牙塔,是一种狼狈的逃离吗?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科的“有用”和“无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文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黄典林等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分享会,探讨我们年代的文科生与知识生产。在“我们的当下”单元,诗人沈浩波、西娃、芳香师轩辕轼轲、盛兴、里所等带来了“在人间,来真的:五个诗人的分享会”,五位诗人在真实的人间,谈论他们写下的真实的诗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功青,分享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卡巴拉魔法,现场解读西方神秘学的思想发端与科学的关联。《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的译者谢雅卿,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师许小凡,共话伍尔夫作为作家和现代女性的一生。高校教师、法语译者王祎慈以《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译者的身份,与时尚杂志编辑张冰共同谈论香水的故事。“我一连买了三场沙龙的门票。”一位现场读者如是说。在过去的三天里,一系列沙龙活动轮番开讲,让沉浸在思维碰撞与知识海洋里的读者们连呼过瘾。


在春天的“旧书药铺”寻找“除病良方”


“适合有氧运动……”


“需要每日一页,预防大脑僵化……”


在主会场外面的步行街,不少读者正仔细盯着手里的“药方”,认真阅读上面的“医嘱”。


这并不是大家真的患病了,而是读者们正聚集在“旧书新知”的活动现场。在这里,过去的旧书在“书到病除良药铺”重新包装,每一本书都搭配了阅读该书后可以解决的疑难杂症,以及注意事项。旧书的“药方”由新京报书评周刊的编辑们亲手撰写,由此来向读者们推荐。


undefined

3月30日,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旧书新知”活动现场。


当然,这里也并非一个由主办方主导的“药铺”,在郎园的图书市集里,任何人都有成为“医师”的机会,读者们可以将自己手里的旧书带过来,在现场交给“药铺”,亲自为手中的书撰写“药方”。而后,这些带着“药方”的旧书会被装在牛皮纸袋中,成为一个盲盒,新来的读者们只能通过“药方”上的描述,来寻找想要阅读的书籍。


这种未知的寻找旧书的方式吸引了很多读者。在现场,读者们总是仔细阅读旧书上的“药方”,选择到“对症”的书籍后满怀期待地打开,看到盲盒里的旧书,有读者露出了会心一笑的表情,也有读者感到失落,因为纸袋里的“药方”似乎并不是自己需要对症阅读的那剂药——但在这个春天的“旧书药铺”,人们可以将自己手中的药方再推荐给其他人,于是,窄小的摊位前聚集了很多互相交流药方的读者,有人互相交换手中的药方,也有人完全出于好奇而等在旁边,就为了一睹其他人拆出的药方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在这里,旧书药铺才发挥了真正的功能——阅读肯定是不能治疗疾病的,但是阅读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当人们通过交流来打开自己的世界后,会发现很多原有的让自己焦虑或心烦的病因也就迎刃而解。三天时间,这个小小的旧书药铺交换了300本书籍。


在这个旧书摊位旁,拿到药方的读者们带着手里的书籍翻阅,或者到旁边步行街陈列着书评周刊特制的文化镜子前拍照打卡。不过,拍照并不是唯一可以在这场市集上留念的方式,在春季文化市集上,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意想不到的留念方式——那就是通过随风飘动的声音,在声波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在生活节奏加快,大家日益忙碌的今天,播客是许多人在工作间隙选择休闲的文化方式。今年的图书市集,有大量读者听众们耳熟能详的播客节目的主播都在摊位上出现,播客主播们轮流值摊,与抵达现场的读者们交流。读者们可以在固定的播客摊位上寻找到他们,与主播交流,也有机会在现场其他摊位的市集上随机偶遇播客们的主播——播客主播们不仅会在摊位上与读者交流,也会在现场其他图书出版社的摊位上走动交流,也许当读者路过的时候,就能参与到他们的交流之中。


今年的图书市集共有十余家播客节目现场参与。每一家播客都有独具特色的话题,读者们可以在以吃为主题的播客中聊一聊做菜和书的关系,可以在关注电影的播客摊位中聊一聊自己最近关注的电影以及自己对它们的评价,也可以在关注漫画的主播前分享漫画的独特魅力。现场的主播们也非常在意读者们的看法,播客主播们说,其实他们作为节目里发声的一方思路是有限的,但是从读者听众那里经常能找到自己想法之外的新观点。平时,听众们只能从播客主播以及邀请的嘉宾中听到他们的声音,现在,图书市集上的读者们也有机会在未来的节目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市集相关的栏目都会在后续的播客节目中播出,读者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中,从声音中听到此时在现场留下的足迹。


这些随机留下的声音,就像是随机定格的抓拍,为读者们留下了另一种未知的期待。


优质出版社齐聚 在阅读中“喊话”生活


“树人先生,你说今天的研究生怎么这么难读呢?”


在领读文化的摊位前,读者麻花写下了自己的困惑,向百余年前的青年鲁迅隔空喊话。这是摊主围绕今年出版的新书《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专门策划的读者互动。1902年,未满21岁的鲁迅以晚清官派留学生的身份赴日求学,一去就是七年。这七年是鲁迅成长的黄金时期,他由医转文,上下求索,跑书店、听讲演、广阅读、译作品,用全部的生命热情与这个世界深度碰撞。如果今日的年轻人有机会和青年鲁迅来一次对话,他们会说些什么?这本书的编辑在今春线下的图书市集中,邀请路过的读者短暂地停下脚步,想想“你的20岁在做什么”。


这是通过阅读完成的一次向生活的“喊话”。这样的时刻在2024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的现场还有很多。今年还是金庸百年诞辰。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摊位上,码放着金庸的多部武侠作品,吸引读者排起了长队。来自各地的读者在线下共同奔赴了一次对“侠之大者”的集体缅怀。


这个春天,200余家优质出版社、新锐出版品牌和小众书店打包携带了超过10万本新书来到活动场地,图书编辑,甚至部分新书的作者本人来到摊位前充当起临时摊主。在文字之外,面对真实的读者时,他们从幕后走向台前,与读者一道成为共同对一本书感兴趣的书友。


围绕今年春季场的主题“在万物的季节”,不少摊主都花心思在各自摊位上用不同方式诠释着“万物疯狂”的生命力气象。读者在阅读中寻找一种生活的表达,透过书中的文字观照身处的当下。在理想国摊位制作的背景板上,图书编辑从书中摘取了部分片段张贴其中。“一盒火柴,要一万元”“一个苹果引发一场战争”,别样的图书简介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目光。“幸运的是,北欧和北京一样容易花粉过敏”,挪威作家克瑙斯高的《在春天》以另一种方式勾起了不同时空的读者兴趣。


“疯狂”在实际生活中也面临着被污名化的问题。这时,阅读则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的思考视角。在新成立的出版品牌万镜的摊位上,编辑特地带了今年的新书《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活动现场,摊主还制作了互动板,邀请路过的读者投票,调查读者们对“电休克治疗”的了解情况。


除了各家摊主围绕新书组织的特别互动,今年的春季场还邀请出版社编辑、书店店主以及参观的读者朋友共同参与“疯狂广播站”,体验校园时期天台喊话的感觉。平日里,人们日渐习惯躲在文字背后,这次特别环节给到场的读者一个说出心声的出口。不同出版品牌的编辑之间隔空“催更”,询问新书制作的进度。不少摊主实名喊话同为编辑的朋友,借此说出了日常里难以开口的真心话。此外,部分来到现场的读者也加入活动当中,将内耗的情绪宣之于口,以此寻回对生活的热情与能量。


“无谓的竞争不应该成为哲学。从来如此,便对吗?”话音在场馆的上空回荡。


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安安 宫照华 申璐

编辑/韩双明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