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北京市正式启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当天下午,来自天津市的工伤职工陆女士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住院治疗,成为首位来北京市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工伤职工。

 

天津工伤职工陆女士(左)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住院治疗,成为首位来北京市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工伤职工。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异地工伤职工来京住院就医,无需垫付费用和持单据报销

 

多年前,陆女士在工作中不慎跌倒损伤了左膝、半月板撕裂,在得知北京市启动了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政策后,陆女士在天津办理了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手续,第一时间来到北京就医。

 

陆女士在医院门诊一层1号挂号窗口挂号。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到达医院后,陆女士拿着社保卡在门诊挂号,前往诊室就诊,医生给她开具了住院单,随后陆女士来到办理住院的窗口,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住院登记。

 

北京市在北大人民医院实现了全国第一笔工伤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伤医疗费用的入院登记,当日成功住院的陆女士也成为全国第一例异地转诊转院直接结算的工伤职工。


根据相关政策,异地就医工伤职工来京就医前,必须先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手续。工伤职工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人社政务服务平台、掌上12333 APP、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服务入口,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

 

医生正在为陆女士诊治。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异地就医工伤职工在北京市就医直接结算,执行北京市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等有关规定。陆女士本次工伤医疗住院的费用,在出院时将通过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完成直接结算。这是北京市首例外省参保工伤职工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案例。

 

“以往在北京治疗工伤,需要先自己垫钱,然后再拿着一堆单据回去报销,手续繁琐、流程复杂、时间很长。”陆女士说,“现在到北京来治疗可以直接结算了,真的方便了很多,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再自己垫付费用,减轻了我的医疗负担,让我能够更安心地接受治疗。非常感谢人社等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让我们工伤职工享受了很大的便利。”

 

陆女士家属向记者展示办好的入院手续。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三类参保职工纳入试点范围

 

今年,为了进一步减轻广大工伤职工的就医负担,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本市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24年4月1日起,正式启动北京市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

 

本次纳入试点范围的参保工伤职工有三类,包括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和异地转诊转院的工伤职工。这三类工伤职工在完成工伤认定、工伤复发确认、工伤康复申请核准或辅助器具配置确认后,就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就医时参保工伤职工经备案后,在异地参与试点的工伤医疗、康复和辅助器具配置协议机构就医发生的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均可持社保卡直接结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帆表示:“作为工伤协议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为工伤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仅简化了异地工伤职工的就医流程,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中积累丰富经验,为更多工伤职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惠民举措,是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一个重要行动。它实现了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为异地就医的参保工伤职工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伤职工的就医负担。”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贾江介绍称,下一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把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加强与协议机构以及各地人社部门的协同合作,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和就医流程,逐步增加试点协议机构,不断提高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