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巨无霸”先正达按下了IPO终止键。


3月2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因先正达集团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先正达集团于2019年注册于上海,由瑞士先正达、安道麦以及中化集团农业业务部门合并而成。截至2022年末,先正达集团的资产总额达5731.02亿元。


转板后28天火速过会,有望成为14年来最大IPO,先正达IPO之路曾备受瞩目。然而其撤回IPO申请背后,公司2023年业绩出现下滑,背负大额债务和巨额商誉问题。


监管趋严背景下,IPO公司撤否量激增,若其计划重启IPO,公司业绩稳定性待考,上市前途未卜。


2023年业绩下滑 债务、商誉问题引关注


宣布IPO终止同日,先正达在官网披露了2023年业绩。2023年集团营业收入322亿美元(约为2328.12亿元),同比下降4%。2023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46亿美元(约为332.58亿元),同比下降18%。


针对业绩下滑原因,先正达表示,2023年的营业收入受到植保行业渠道持续去库存的影响,分销商和零售商一方面积极消化前几年为抵御供应链动荡而积压的库存,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因利率持续走高而面临降低运营资本的压力。


据了解,先正达的主营业务包含植物保护、种子、作物营养产品、现代农业服务,植物保护业务为先正达营收的主要来源。2023年,先正达植物保护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55亿美元,同比下降5%。


而先正达披露的招股书中,合并报表中财务数据范围为2020年-2022年,三年内营收分别约为1587.79亿元、1817.51亿元和2248.45亿元,保持连年增长状态。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78.64亿元,同比增长83.57%;公司的EBITDA约为366.13亿元,同比增长27.35%。


2023年第一季度,先正达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9.45亿元,同比下降了26.26%,主要因财务费用尤其是利息费用增长导致。


但是2023年上半年,先正达集团的营业收入仍保持3.97%的同比增长。


2023年全年,营收、利润却出现双降。对于IPO企业来说,申报过程中业绩出现下滑,会引发监管部门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关注,《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中就提及,研究要求拟上市企业的有关股东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采取延长股份锁定期等措施。


另外,先正达在2023年一季度出现净利润下滑,也直指其在IPO进程中饱受诟病的债务问题。此次IPO,先正达集团计划将募集资金中的195亿元用于投入偿还长期债务,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0%。


拟将三成募资用来还债的背后,先正达集团背负着沉重的债务。2020-2022年三年间,截至各报告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0.58%、46.67%和52.99%,不断升高。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负债约为3037.1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先正达集团的财务费用约为21.13亿元,其中贷款及应付款项的利息支出约为23亿元,同比增加124.25%。利息增长的一方面原因是公司为偿还永续债及补充日常经营所需资金新增了一定规模的借款。


此处提及的永续债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当年中国化工斥资430亿美元收购全球农业巨头瑞士先正达,创下中企海外单笔收购金额最大纪录,根据公开报道,该笔收购的资金来源包括永续债、过桥贷款等。2019年,先正达集团成立后,以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方式承接了收购瑞士先正达产生的商誉与债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先正达香港投资向Global Chem发行的永续债尚未完全偿还,存续余额约为379亿元。与此同时,先正达集团商誉账面价值高达1781.59亿元,占总资产的31.09%,其中因收购瑞士先正达确认的商誉为1712.49亿元。


IPO进程中,上交所多次关注其存在巨额商誉问题,并要求先正达就可能面临的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进一步影响进行风险提示。


先正达在风险提示中提及,尽管报告期内先正达集团未对商誉计提减值,但如果被收购公司未来运营状况未能达到预期,营业收入或者毛利率大幅下滑,先正达集团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如果先正达集团对商誉计提减值,产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可能降低先正达集团的盈利水平,并且可能导致先正达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下降,建议投资者充分关注商誉减值的风险。


监管趋严 重启IPO业绩稳定性


“公司将采用多元组合手段,持续巩固提升在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未来在合适时机重启上市进程。”3月29日,先正达在其官网发文提及此次IPO终止,并表示未来还将择时重启。


先正达原本计划发行不超过27.86亿新股,募集资金650亿元。Wind数据显示,其首发募资金额在A股历史上排行第四,仅次于农业银行、中国石油和中国神华,三者的募资金额分别为685.29亿元、668亿元和665.82亿元。


有望成为14年来最大IPO,让先正达备受关注。


然而,公司的IPO之路一波三折。2021年6月30日,先正达的IPO申请获科创板受理。经历三轮问询后,原定于2023年3月29日上会,上会前夕其发行审议会议却被临时取消。


2023年5月18日,先正达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表示,决定撤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改道上交所主板。“主板定位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作为全球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先正达更适合在全面注册制下的上交所主板上市,既有助于接触到更多元的投资者,也对公司长期价值有利。”


改道后仅28天,公司便成功过会。当年6月16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通过先正达集团首发申请。然而,自过会后,先正达的IPO进程迟迟没有进展,直至主动撤回IPO申请。


今年折戟IPO,先正达并非个例。


为从源头把控上市公司质量,A股IPO审核趋严,IPO公司撤否数量激增。


贝壳财经记者根据交易所官网信息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共有88家IPO公司终止IPO进程。其中,先正达所在的上交所共有29家公司IPO进程终止,10家来自科创板,19家来自上交所主板。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集中发布四项“两强两严”政策文件,其中《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强化证监会派出机构在地监管责任等八方面措施,该意见提出,要研究提高上市财务指标,进一步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等。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先正达2023年出现的业绩波动,或与其此次撤回IPO不无关系。未来先正达若重启IPO,业绩波动、商誉及负债等也将是其IPO道路上待解的难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丁爽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