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王洪亮在街上发骨灰海葬的宣传单,人们脸上的嫌恶非常明显。张树海在墓区巡查,不觉阴沉,反而内心安宁、平静。宋朝舫在李大钊烈士陵园做讲解,她不会想到,自己将成为北京第一位骨灰撒海仪式专职主持人。

 

进入殡葬这一行当时,王洪亮和张树海20岁,宋朝舫21岁。20多年的时光,就在努力让逝者圆满、让家属宽心中流逝。

 

神秘的行业

 

20岁的年轻人,还没有面对死亡的经验,血气方刚的时期,似乎也没什么可害怕的。张树海进入殡葬行业时,就是这种状态,他身边没有在殡葬系统工作的人,人们在谈论墓地、安葬时,总是讳莫如深,墓区对他而言是异常神秘的存在。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在那里工作是怎样的体验?怀着好奇与期待,张树海开始了他在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的工作。


在2024年第十八届生命追思会上,张树海维持现场秩序。受访者供图


王洪亮也在20岁那年进入北京殡葬系统,也对这个行业充满好奇。最开始他在当时的北京殡仪服务中心担任业务员,2002年他第一次参加骨灰撒海活动,2006年,当时的北京殡仪服务中心承接海撒业务办理,王洪亮负责殡葬宣传、骨灰撒海业务办理、解答市民殡葬疑问等工作。

 

在巡园、殡葬政策传单发放等日复一日的具体工作中,殡葬事业隐晦而神秘的面纱逐渐褪去,越发明确的服务特性让张树海和王洪亮明白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张树海在园子里一干就是25年,常年累月在墓区工作,并没有让这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变得忧郁沧桑,反而给他添了些平和与沉稳,从他晒黑的脸上总能看到暖洋洋的笑容。他现在是长青园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主要负责园区基础建设和自然葬区园林的美化,包括前期规划和后期维护。

 

王洪亮则从一名业务员发展成了北京八宝山礼仪有限公司生态葬项目部负责人,管理行政和业务工作。和张树海相对顺遂的工作经历相比,王洪亮的职业生涯经历过一些波折,动摇过对工作和自我的信心,又在逝者家属的认可中坚定了信念。


王洪亮。受访者供图


与张树海和王洪亮不同,宋朝舫刚进入这一行时,兴致没有很高。她在1992年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李大钊烈士陵园,担任讲解员。那时候的宋朝舫只把工作当工作。转折点在于一次全国烈士褒扬系统的讲解员比赛,她在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这使她很受鼓舞,她开始觉得自己有能力把工作做到极致。渐渐地,她的能力得到认可,2007年,她成为北京第一位骨灰撒海仪式专职主持人,策划海葬全流程、把控仪式全场,工作逐渐成为她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

 

少有人愿意主动联系

 

死亡是不受人欢迎的,殡葬行业也是如此。“主持人的岗位是相对光鲜的。”宋朝舫说,但也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主动和家属建立联系,“一般不会说‘有事你来找我’这样的话,大家都不希望有事,我们要拉远和家属的距离。”

 

王洪亮在当业务员时,需要到街上去发放宣传册和传单,宣传骨灰撒海、全市合法殡仪馆和陵园等信息,但路人对传单的反感和厌恶都表现在脸上,这让王洪亮很是受挫和无奈,“当他们需要处理丧事时,可能会因为信息的缺失而手足无措甚至上当受骗。”

 

“那时,网络不发达,虽然我们在114上开通了热线,但知道的人很少。”由于家属有需要时,可能会找社区居委会或者街道寻求帮助,为了推广撒海和殡葬政策,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每年都会找街道合作宣传。“但效果还是很有限。”王洪亮对这份工作和自己的信任在这时动摇了:既然大家平时拒绝主动了解殡葬信息,我努力宣传的意义何在?

 

直到有一次,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乐呵呵地走进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主动问他海葬怎么办理。王洪亮以为她是要安葬长辈,交谈中才知道,她竟是在为自己海葬做准备。王洪亮很意外,“社会上很多人抵触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老太太主动走近他,微笑着咨询、安排自己的死亡,而他显然帮助到了她。王洪亮受到触动,开始从积极的一面思考自己工作的价值,至少他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到一部分人,他可以努力为逝者提供更好的葬礼,让他们安然离去,也可以为活着的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他们更好地缅怀亲人。“殡葬宣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批又一批人不断地努力。”王洪亮只要把自己这一棒接力好。

 

做到极致

 

“我做的工作属于服务业。”这是三人对工作的共同认知,如何更好地服务逝者和逝者家属是他们一直在摸索的命题。

 

十多年前的一个上午,宋朝舫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海葬逝者的家属,向她咨询是否在海撒海域举办祭奠仪式,希望能去海上祭奠亲人。受接待能力的限制,海上祭奠仪式当时难以举办,宋朝舫只能如实告知对方,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失落,表示太遗憾了。宋朝舫想了想说:“你看这样行不行?你把你想对逝者说的话告诉我,我记下来,下次我再去主持海葬的时候,替你表达,撒点鲜花。”电话那头的声音瞬间激动起来,说:“那真是太好了!我想说……”

 

后来,宋朝舫结束海葬仪式上的工作,站在甲板上,突然想到,可以给那位家属再打电话回去,她替家属撒花、传达心意,通过电话连接,也相当于家属在祭奠。“那位家属特别感谢我,可惜当时只有电话,不能打视频。”宋朝舫说,其实不管是举手之劳还是需要克服困难,她都愿意尝试,让逝者家属的愿望得到满足。


4月4日,宋朝舫在长青园骨灰海葬纪念墙前。受访者供图


在职责之内的事,宋朝舫也同样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做到极致。十多年前,选择海葬的人尚少,海葬仪式环节单薄,撒完骨灰后,家属们的情绪得不到释放。“2008年,我们丰富了海葬仪式的环节,打造了请灵仪式、告别仪式、播撒仪式、祈福仪式、感恩仪式和道别仪式六个完整环节,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让家属们充分释放情感。”

 

“我的工作要求我给逝者家属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会和团队研究树种,商讨苗木的生长是否适合园区,完善、优化园区的生态环境。”张树海说,长青园绿化率达到了85%,桃花、杏花、玉兰、迎春花当下正绽放出满园春色。到了夏季,各种类型的常绿植物营造出一片绿色的天地。秋季来临时,银杏大道、红叶大道分外壮观;冬天则是大雪覆盖、松柏伫立。在宽敞舒适的园子里,除了丰富的植被,还有鱼、兔、苍鹭、野鸭。“长青园没有墓地的压抑,而像是一座公园。”张树海很乐于看见,家属们来此凭吊时,因环境而有一种更平稳的情绪。

 

利国利民的事业

 

2016年,北京市将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和骨灰立体葬等节地生态葬纳入财政补贴范围,正式启动骨灰自然葬,长青园是自然葬定点服务单位之一。自然葬是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并以植树、植花、植草等自然生态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的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十多天前,张树海正在巡园,在入口遇上了一位来自武汉的70多岁的老人,她与伙伴一起前来祭奠自然安葬的同学,但不知道去哪里、怎么祭奠。张树海为他们讲解政策、介绍园区,带他们到自然葬区祭奠以后,又指引他们去电子墓碑前进行数字祭奠。“我在电子触摸屏上帮老人输入凭吊对象的姓名,那位阿姨见到名字时热泪盈眶。”老人很感谢张树海,在这块电子屏幕上,她可以给逝者留言,寄托祝福与思念,也可以选定电子祭品,送给逝者。对于张树海等人来说,工作的意义就在一声声感谢中体现。

 

随着政策的推广、各项补贴的落实,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节地生态葬,绿色殡葬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王洪亮不用再发愁传单无法发出去,在政府机关的官网上,群众就可以找到殡葬尤其是节地生态葬的政策,也能找到殡葬机构的简介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在陵园里,也有推介节地生态葬的宣传栏。王洪亮见证了这一发展过程,就他熟悉的海葬而言,近年来,海撒逝者中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环保人士、海外定居人士和对大海有特殊情结的人士越来越多。

 

“这是一种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行为。”张树海说,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都是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更没有独立的墓穴和墓碑,极大地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因此,在张树海、王洪亮和宋朝舫看来,这是一份利国利民的事业。

 

在生态葬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多年,对于他们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家属的认可。宋朝舫也兼任自然葬仪式的主持人,4月2日,一场仪式过后,家属主动与她交谈,表达感谢,还邀请她合照。这样的情况每每发生,她都受宠若惊。“选择生态葬的人,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他们愿意通过后事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尽管他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但精神永续,正如在一次海葬主持中宋朝舫说的:“他们远去了,但他们的足迹、他们留下的每一个亮点都不会泯灭。”

 

见惯死亡,所以珍惜

 

一晃20多年过去,张树海在园子里见过太多离别,对于生命,他也看得更透彻。“黄泉路上无老少,死亡就是一刹那的事,所以要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他的儿子正在上高中,父子俩关系很融洽,张树海每天都会花时间与儿子交流,聊聊各自有趣的经历和想法。

 

王洪亮则考虑过自己的死亡。“死后就是尘归尘、土归土,彻底离开,谁也不愿意面对。”有时候一场海葬结束,他会想,如果自己某天离去,要怎么提前安排后事。由于对殡葬业务流程非常熟悉,他的工作经验也能让他更加从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国宾9号靠岸了。”在每一次海葬仪式的最后,宋朝舫都会说,“最后,让我再一次向大家道一声平安,祝您一路平安,一生平安。”不论是主持词的撰写还是仪式流程的设计,宋朝舫都希望生者能积极地活下去。正是因为见过太多离别,她才尤其感受到在世时陪伴的重要性。宋朝舫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有时候特别忙,一周六天都在工作,策划、写主持词、通知家属……日程满满当当,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孩子。在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时候,妈妈这个角色是缺席的。“孩子跟我不亲,我明白过来,要多陪陪她。”她向女儿解释自己的工作,不那么忙的时候就花时间弥补曾经的缺席,现在女儿上大学了,母女的关系也很融洽。

 

“我快要退休了,回望过去,我的职业生涯没有遗憾。”宋朝舫轻松一笑,“未来,我要更多地陪伴我的家人。”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