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在4月13日-14日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乳腺健康产业大会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乳腺健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早期筛查和干预,提高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同时,积极推动乳腺健康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鼓励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加速实现从预防到诊疗再到康复全链条的系统性改进。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有四个特点,患者确诊时更年轻,患者确诊时晚期比例更高,侵袭性亚型比例较高,具有城乡差异。针对这些特点,中国乳腺癌防治必须制定自己的策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指出,必须通过相关指南的制定,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质量控制多维度突破诊疗的困境。未来,从精准治疗模式创新、创新靶点/药物研发、人工智能赋能精准诊断、数字医疗创新、生物和信息技术融合研究新模式、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方面,进一步做好中国乳腺癌防治围墙,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


“乳腺癌往往早期是无痛性的,导致容易被忽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清媛介绍,中国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较西方发达国家要提早10年左右,绝经前确诊的患者比西方国家要高,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乳腺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但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如果在自查时摸到乳房上有肿块,而且没有痛感,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乳腺癌。


张清媛指出,乳腺癌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如果携带致病基因,一级或二级亲属患乳腺癌、卵巢癌的人数超过两个,其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增加。接受射线照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肥胖、饮酒、过度疲劳、熬夜等,都会增加患癌风险。


在乳腺癌检查手段中,张清媛表示,彩超能够发现乳腺结节,判断结节是否有周围浸润、结节性状等。钼靶则是能发现乳腺的一些特殊变化,如细沙样钙化、周围浸润等,磁共振检查更为清晰,可以发现乳腺组织内的微小病变。不同检查手段各有优势,医生有时会多种检查手段相结合,优势互补。


论坛上,由国家癌症中心牵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马飞教授共同主导推进的乳腺综合诊疗规范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主要聚焦院中、院后场景,是国内领先应用大语言模型(GLM)乳腺癌专病模型(BC AI Agent)进行患者随访管理的创新项目,助力各级医院发展精准诊断、规范治疗、数智管理3个主要板块,进一步推进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开展以及患者随访质量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关怀体验。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