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北京市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创新药械研发、审评审批、生产制造、流通贸易、临床应用等八个方面提出32条举措,对创新药械企业从研、产、审、用全链条给予政策支持。


当日,首场政策解读会在大兴区营商服务中心举办。总体来说,北京将通过建立创新联盟、加强科研力量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通过加强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等措施,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等措施,优化政策环境,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加速创新药械审评审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研究型医院


根据《若干措施》,北京将支持药物临床试验申办方基于基本研发资料,在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前与临床试验机构进行工作对接,并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时同步向临床试验机构提交材料,实现立项审查、伦理审查、合同审查同步开展。推广合同示范文本,建立临床试验信息平台,实施全流程、全覆盖监测并建立白皮书发布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评价和激励,将临床试验启动整体用时压缩至28周以内,并持续加速。支持重点企业实现全球同步开展临床试验。


北京将组建10家以上区域或专科、专病临床研究联合体,并对30家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进行考核评价及质控管理,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和效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研究型医院,支持其与京内医疗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吸引全球高水平临床试验和国内首创标志性临床研究项目,开展同步多中心临床试验;支持其与创新医药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创新药械验证与示范中心,加速成果转化应用。


《若干措施》明确,推动实施“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药品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的国家创新试点。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前置评估、优化流程,建立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2024年力争推动10个临床急需品种进口。


促进医药贸易便利化,实施罕见病药品“白名单”制度


按照《若干措施》,北京将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实施罕见病药品“白名单”制度(罕见病药品、试点医疗机构、进口药品经营企业三个“白名单”),打通一次审批、多次进口、多家医疗机构使用的绿色通道,2024年力争推动10个品种全环节打通落地。


同时,优化药品进口通关抽样一体化服务,实现24小时通关便利化,2024年增加进口药品品种5个以上。推动企业更广泛深入参与国际合作,建立对外交流平台,优化药品出口流程,2024年推动5个品种“走出去”。


此外,“北京医学创新中心”于4月17日正式揭牌。该中心将以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为发展目标,为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