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昆仑  同心筑梦

 

2023年2月,142名北京教师不远万里,从现代化大都市来到了祖国西部边陲。他们分布在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13所学校任教,形成了“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的“组团式”支援模式,构建了大中小幼及职业教育全覆盖的北京教育援疆体系。

 

入疆以来,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这片土地上孩子饥渴的心灵,用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点燃一盏盏信心的明灯,用勤劳和奉献为当地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利长远,固根本,着眼未来,是他们所想;打基础,做实事,抓好当前,是他们所行。他们牢记初心使命,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通语教学、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培养、学校内涵式发展等各方面,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贡献首都教育力量。

 

2024年春季学期结束时,他们将援疆期满返京工作,为总结展示他们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我们将推出北京援疆教师(团队)工作风采系列报道,陆续刊登援疆教师(团队)在莽莽瀚漠之域、巍巍昆仑之下,用心用情用力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育人故事。

 

向上滑动查看完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北京援疆教师个人情况简介

 

 

张珣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兼任数信学院院长,专业课教师。

 

援疆感言立德树人传薪火,一片真情献边疆。

 

常泽军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学生部(处)、武装部国防教育科科长,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处思政科科长。

 

援疆感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朱文军,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援疆任数学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教师。

 

援疆感言:援疆生活虽然艰苦,但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感谢这段难忘的人生经历,让我明白了何为责任、担当和团结。

 

赵世恩,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处副处长。

 

援疆感言感谢这段宝贵的援疆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担当和团结。我将一如既往地发扬北京援疆精神,为祖国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杨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教师、副教授,学校团委兼职副书记。

 

援疆感言:到师范类高校参与组团式教育援疆,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森林,一朵云推动一个云团,一束微光点亮一方天地。感谢组织给予的宝贵锻炼机会,与学生教学相长的两年是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是理论水平的强化提升,更是理想信念的熔炼再造。

 

李海龙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援疆感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高瑞林,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与劳动教育学院干部,高级工程师,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

 

援疆感言:西辞故园路漫漫,援教岂止过楼兰,初至草绯渐日暖,两春漠陲沙堤烟。

 

征蓬亦知塞垣苦,归雁难抚妻子艰,磅礴万里昆仑月,已是为我报平安。

 

张首文,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师,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教师。

 

援疆感言:京和两地互交融,跨越万山联情谊;教育援疆润心田,携手同心绘“疆”来。

 

 

 

蔡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干部,援疆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规划科研处副处长。

 

援疆感言:一段援疆之路,见证南疆时代变迁,感受民族团结之力。这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我将永远珍惜并传承北京援疆精神。

 

北京援疆教师(团队)工作风采系列报道之三:

 

智力援疆,助力和田地区高等教育迈向新台阶

 

2023年2月,来自不同院校的9名北京高校教师怀揣树人理想与情怀,坚守初心与使命,承载着组织与家人的期盼,远赴新疆和田,开启一段教育援疆之路。根据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实际需求,按照“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全梯队“组团式”教育援疆方式,组成北京援疆和田师专工作组。9名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教育学院8所院校。

 

 

来到和田师专后,工作团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筹建新疆和田学院这一具体目标,发扬“首善·团结·实干·奉献”的北京援疆精神,发挥“组团式”援疆优势,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深入研究,找准和田师专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整合和田师专以及北京大后方的各项资源优势、补齐各项短板,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为当地教育输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方法等,有效助力学校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促进和田地区高等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

 

 

01

 

深入课堂、示范引领,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课堂是教师的责任田。九位教师秉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理念,全部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发挥专业优势,承担专业课程、前沿课程。通过示范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和田师专教育教学水平。9名教师每学期平均课时量均不少于120学时,每人至少承担一门学校核心课程、专业前沿课程。同时,通过示范课、公开课、专题讲座等形式辐射更多的学生与老师,提升当地教育水平。在上课之外,援疆教师不断推动当地教学改革创新,将北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大学生讲思政课、小组教学、社会实践考察等方式引入当地,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办好高等教育,关键在教师。援疆教师充分挖掘当地优秀人才与教学资源,加强示范课建设,通过示范课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9名援疆老师通过“师带徒”与“传帮带”等形式,全过程、深度化促进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通过听课、说课、集体备课、专题培训、参加学术活动、竞赛等形式不断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同时,也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与“教学名师大赛”等教学活动,促进青年老师快速成长。

 

在援疆教师的组织策划下,共建设了5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过程的示范课,开展了7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性互动、同向同行,构建“大思政”育人模式。总结提炼教学案例形成一套成体系、可操作的教学体系。

 

 

02

 

搭建平台、申报课题,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9名援疆教师围绕师专科研短板,积极带领指导当地教师撰写学术论文、申报各类研究平台、课题项目,召开学术研讨会、参加国内外高水平论坛等,进而提升师专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学术影响力。

 

一是工作组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中华文化元素挖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南疆地区特色文旅资源开发、南疆地区空气污染治理、大思政课建设等主题,先后带领、指导当地教师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各类项目10余项。其中,以“师带徒”形式获批自治区“天池英才”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科面上基金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1项、新时代自治区治疆方略转型项目1项;带领当地老师发表SCI顶级期刊2篇、核心期刊2篇、普通期刊3篇、咨询报告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编写教材2部,实现受援校顶级期刊发表零的突破。一年来受援校到位科研经费总额是其“十二五”和“十三五”科研经费总额的1.6倍。

 

二是申报科研基地与平台。以援疆教师为主导,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先后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为学校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策划举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学术研讨会”“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田实践学术研讨会”,提升师专科研水平与社会影响力。通过撰写学术论文、申报基地平台、申报科研项目、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协办学术会议、开展科研讲座等形式,有力提升和田师专的整体科研水平,服务和田地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

 

 

03

 

聚焦学科、建章立制,助推和田学院筹建

 

新疆和田学院筹建是本批次和田师专援疆工作组的核心任务。学科是大学的核心,是发展的龙头。9名教师围绕师专首批升本专业与特色专业,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从专业论证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教学制度汇编到科研制度汇编,全方位助力学校升本,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2024年春节寒假期间,援疆教师接到通知第一时间返和积极参与筹建工作,负责整体材料审核组的工作以及整体汇报演示文稿制作,出色完成任务。目前,在新疆和田学院筹建办机构设置组、学科专业组、制度建设组等多个工作组贡献着北京援疆教师的力量。

 

援疆教师积极对标国家本科教育教学与现代化管理方式,先后制定30余项管理制度办法,如《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教室管理办法》《和田师范专科教育督导管理办法》《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援疆干部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科研强校激励措施10条》等,不断提升学校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与管理水平。

 

 

04

 

以文润心、以文铸魂,深入推进文化润校

 

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指导下,援疆教师充分对接北京优势资源,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协助和田师专“一院三中心”(于阗学院、昆仑文化研究中心、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于阗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以期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激活各民族古老的文化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援疆教师通过演讲比赛、草坪音乐节、毕业晚会、社团活动与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润心,以文铸魂,持续推进文化润校。援疆老师多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组织带领学生参访革命纪念场馆、博物馆等;策划“民族团结进步·籽籽同心圆梦”演讲比赛活动、举办了“玉石榴”草坪音乐节、“青春绽放·梦想启航”毕业晚会等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不断让各族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

 

 

05

 

对外交流、合作共建,共筑京和连心桥

 

9名教师积极发挥北京援疆“纽带”与“桥梁”作用,积极拓展校际交流与协作,秉持“京和一家亲”理念,引进北京“大后方”资源优势,建立“前后方协同联动”的校际结对帮扶发展机制,促进两地学校交流。经过援疆教师的积极对接,北京高校先后与师专结对形成支部共建、专业共建、学院共建等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同时,也通过双方互设师生教学实践基地等方式,促进京和两地高校共同发展。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合作办学方面,北京工商大学多次开展京和两地交流共建,从教育数字化转型到信息学科专业共建,从昆仑山植物资源开发到校外办学点申报,全方位促进和田师专办学质量提升;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借助“学前教师教育研究基地”“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以及“联合党建活动”加强与和田师专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在学工队伍建设方面,北京联合大学推动两校学工协同共建,线上线下组织实施政工队伍培训,共用军事理论课程资源,推动两校互访交流;在国际交流方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和田师专联合举办“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旅游论坛,促进师专国际交流合作;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北京物资学院多次联合开展“京和一家亲”思政课交流活动,提升和田师专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水平。

 

同时,援疆老师也带领当地老师、学生走出去,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带领和田师专师生赴市属高校交流学习考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开拓师生视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6

 

深入基层、走进社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9名教师积极对接当地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文化单位,指导当地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建设发展,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援疆教师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入园指导、专题讲座等形式服务当地。工作团队先后为和田地区消防支队、和田地区图书馆、和田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多所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培训讲座,涉及党的建设、幼儿园评估、教育数字化等多个维度。

 

援疆教师以“大思政”为引领,举办多次大中小幼一体化教研活动,促进当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与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后举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专题研讨暨集体备课会活动”。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教师组织和田市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润心”交流研讨活动,不断增强当地民族学生的“五个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援疆教师通过组织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走进和田科普活动,为和田地区大、中、小学以及援疆干部共计4000余人提供了一场科普盛宴,受到一致好评。通过与和田地区科协合作,联合开展了人工智能知识技能培训,组织广大中小学生赴和田师专标本馆、实验室进行研学。

 

 

9名援疆教师用心用情用力助力和田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两年来,在援疆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和田师专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目前正在朝着和田地区“第一所本科院校”奋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北京援疆和田师专工作团队将在既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对标本科办学标准,坚持文化引领、内涵提升、守正创新,不断加强“五观”教育,培养具有“五个认同”为根本目标的时代新人,为祖国的援疆事业贡献他们的力量。

 

·END·

 

来源:地直教师工作队

 

责编:李江江  肖露

 

编审:琚小红

来源:北京市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