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内,工人在汽车生产线上工作。图/新华社


4月18日,北京发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6%,这个数字不简单。其不但高于北京上年全年增速0.8个百分点,也高于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0.7个百分点,体现出北京生产需求继续好转、市场预期不断改善、总体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开局。


如果分产业细看数据就会发现,6%背后的“含金量”很高,体现了北京近年来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一季度,北京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速分别是3.2%、7.3%和5.8%,工业生产的加速,明显对整体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重点行业增长高达19.0%,汽车制造业增长15.2%。


而新兴领域也表现活跃,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0%,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4倍、2倍、1.6倍和22.6%,体现出鲜明的北京特色。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是如此,一季度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8.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7.0%,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信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87.2%和55.0%。


很明显,从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正在将多年积累的科创实力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科技创新力、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


公开数据显示,北京的研发投入多年都保持在6%左右,在全国、全球名列前茅;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高被引论文居全国首位;连续8年蝉联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首位。2023年,北京每天平均诞生337家科技型企业,北京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独角兽企业的数量都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驱动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除了科技创新实力的厚积薄发,还有北京优质的商业环境和民生环境。一季度数据显示,北京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5.8%。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2.0%,与升级类消费相关的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7%、12.7%和7.6%,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8.9%。


北京的科创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再加上品质服务、和谐民生以及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水平,不但有力保障了本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质量、高科技项目落地。


像近来被高度关注的小米汽车,就刚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在这座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综合自动化率高达91%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里,每76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而其中70%的零部件都来自京津冀产业链。今年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将其全球第十四座生产基地落户北京,北京正离“新能源产业发展之都”越来越近。


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北京未来将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过去一段时间,因为产业调整升级,北京第二产业比重曾持续下调。但随着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北京的先进制造业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引擎。


而北京也将围绕发达的高精尖产业,以新的面目成为一个新型制造业中心城市,走出一条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北京发展路径。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