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春意渐浓、万物复苏。北京鸟类资源丰富,观鸟爱好者日益增多。你喜欢观鸟吗?这有一份观鸟指南快收藏。



图个明白>>>




全额退费、书记被免,沸沸扬扬的重庆燃气问题,迎来了调查结果。燃气表准不准也需说得更清楚,只有彻底说清楚,民众才不会担心遭其“背刺”。


民众目前关于燃气收费的种种疑问,几乎都指向了燃气表本身。图/ICphoto


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9日晚举行的重庆市燃气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经过重庆市联合调查组调查,确认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


据通报,对已经调查确认多收取的燃气费,将责成燃气企业进行全额退款。对于调查发现企业违法违规的问题线索,调查组移交相关部门加快依法处置,现已立案调查14件。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已经被免。这些,都体现了当地对燃气问题的重视与严肃追责的态度。


从此前的相关报道看,早在2024年初,就陆续有重庆市民在问政平台上反映,更换智能新气表后,燃气费用猛增的情况。当然,这些质疑不一定准确,但不可否认的是,燃气表的计量问题已经成为了最大的疑问。相关调查也不妨对此做出更加细致透明、科学可信的解释。


毋庸置疑,水电气暖跟柴米油盐一样,都是最基础的民生,也直接关系到民众最基本的生活获得感,绝不容许有人暗中操作、上下其手。此次燃气问题,无疑是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唯有借此机会将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解决,才能有效平息舆论质疑,重新挽回燃气公司作为公用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阅读全文>>>




随着“王婆说媒”节目的走红,相亲这一话题再次在年轻人圈层受到热议。当年轻人几乎用尽一切渠道拓宽爱情的可能时,传统婚恋网站却日渐式微,年轻人为什么不用相亲网站?



调查显示,超过三成单身人士目前想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其中18%脱单意愿非常强烈,也有两成人表示单身状态挺好,想继续保持单身。婚恋平台分析后发现,在常处于单身焦虑的人群中,母胎单身和单身三年的人群占比达51.39%。


曾几何时,单身青年的相亲活动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婚恋平台,便捷的服务、庞大的数据库拓展了青年男女交友的渠道。伴随着婚恋平台的野蛮生长,只顾推销、无审核、侵犯隐私权、信任危机等问题也浮出水面。2017年苏享茂翟欣欣事件,让公众对网络婚恋平台的信任危机达到顶峰。


婚恋焦虑之下,不少付费用户成了受害者,婚恋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比达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仅4成消费者愿意线上相亲,有34.7%的人群直接表示不愿意,也有25.2%的人群表示不确定。消费者对于线上婚恋平台整体消费意愿程度低。


新式社交平台的兴起不断蚕食婚恋网站的蛋糕,而传统婚恋网站的诸多乱象却在消耗用户的信任,当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成为婚恋市场的主力军,倾向于自由交友的他们只会加速“叛离”传统婚恋平台。阅读全文>>>




“住宅”变“公寓”?燕郊文化大厦43套房源陷产权属性疑云。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看记者发回的报道。


近日,河北省燕郊开发区文化大厦的部分业主向新京报记者反映:“我们最近在办理房屋过户时,发现买了十几年的‘住宅’被改为‘公寓’性质。”


产权属性“住宅”如果变成“公寓”,将给业主带来哪些影响?有业主告诉记者,如果产权属性是公寓,将不能落户,进而影响小孩的入学。同时,公寓的契税会高于住宅。在贷款方面,不同于住宅,公寓的贷款年限较短、首付比例和利率相对较高。此外,在市场价格方面,商业公寓会明显低于住宅。


从相关调查说明来看,文化大厦530套房源房本产权属性原本应为“公寓”,但是后期部分房源被错误登记为“住宅”。


上述调查说明称,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三十三条“本条例施行前依法颁发的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和制作的不动产登记簿继续有效”的规定,业主现持有的原房管局核发的房屋所有权证在未换领不动产权证书之前,仍有法律效力。下一步,对已办理的151套房屋规划用途和土地用途登记错误的不动产权证,依法予以更正。截至目前,已经有1套房屋用途更正为公寓。


4月19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就此事与燕郊不动产登记中心方面取得联系,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如果文化大厦的业主需要办理过户、证件更正等业务,可以直接来我中心办理。按照当前的政策,如果之前按照住宅性质办理房屋手续的,现在不需要补缴税款就可以直接办理过户、更正等手续。”


接下来,已经持有住宅类房屋手续的购房人必须要进行房屋性质更正吗?该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已经确定,因为我们之前的数据错误导致43套房子性质出现错误,如果办理过户等手续,确实需要更正为公寓性质。接下来,将会汇报领导,就业主提出遵照法定程序办理更正等问题进行研究。”阅读全文>>>




今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4月份也是我国的全民阅读月。全民阅读月期间,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海淀区,特别推出“我的旧书故事”系列报道。本期我们采访了作家、藏书人、出版策划人杨小洲,听他讲述自己与旧书结缘的故事,跟随他的脚步寻觅那些在京城胡同巷陌的旧书店。


杨小洲家中的藏书书影。


杨小洲说,很多时候,他对旧书的心理,是一种对逝去了的旧时代的追怀。收藏旧书也是收藏已经过去的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哪怕就是民国时期封面使用名家毛笔题字,都能使人赏心悦目。收藏旧书有许多讲究,书的品相,保存状况,作者签名,图书馆的收藏印章,都能体现旧时光的留痕。


“我初来北京时,每到周五下午,都会乘公交车到北大校园内西墙边那块自发的二手旧书地摊淘书,那个时期学生购买力不强,二手旧书的卖价也不高,可以买到很多书。”杨小洲说,海淀还有他写过的府学博古书苑,有段时间他每周都去书店逛,买到过艺文印书馆的线装书《千顷堂书目》《明代版本图录初编》等书,遗憾的是这家二手旧书店很多年前关闭了。


杨小洲认为,从出版的角度而言,海淀是京城较为适合二手旧书店发展的区域,一来高等学府聚集,方便图书收集,学人的学术研究需求广阔,二来学子往来活跃,全国各地来京读书的学生对图书渴望深厚,三来北京城里各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希望能从老一辈专家教授手里接过有价值的图书。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设计 张瑶

校对 张彦君